舞蹈界

舞蹈界

教育资讯

中国民间舞

舞蹈界 郑州舞蹈学校 2022-03-30 12:54:26

中国民间舞

中国民间舞1

  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我国的民间舞源远流长,十分丰富,一般又可分为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两类.

中国民间舞2

  1 果谐 藏族的圆圈舞

  “果”,在藏语中表圆圈,“谐”在藏语中则表歌舞,二者合而为一,则表示圆圈歌舞。“果谐”,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和旷地上,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欢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中的“望”在藏语中表示“田野”或“田地”,“果”则表示“巡游”或“转圈”,二者合起来表示“巡游田野”,在这一节日里除白天要举行民间仪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农民们聚会在一起表演果谐。果谐动作源于农业劳动动作,但其艺术性远高于农业劳动动作。其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如下:表演时表演者围成圆圈,其中男、女各半圈,队列最前方分别为男、女谐本。歌舞表演时,顺序为男唱一段男女共舞→女唱一段男女共舞(称“谐个”),表演者边唱边舞,并从左到右沿圈顺时针踏步走动。踏步表演分为慢板和快板,表演时先跳慢板(称“觉谐”),慢板表演结束后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如“休休休休”)或说几段快板词,之后为快板表演(称为“谐休”),快板表演结束后再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舞蹈顿节结束。整个舞蹈表演中很少用到演奏乐器。

  2 堆谐 藏族的踢踏舞

  “堆谐”中的“堆”藏语指“上”或“高地”之意,“谐”表示“歌舞”,因此,藏族舞蹈“堆谐”就泛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定日、昂仁、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被称为“堆”的地区的农村圈舞。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后,“堆”区出现了用作民间舞的伴奏乐器�D�D�D“扎年”,“扎年”逐渐被当地群众吸收为“果谐”的伴奏乐器,使“果谐”的动作向踢踏转变,在歌舞曲中也出现了前奏、间奏和尾声三个纯的、音乐的部分,这也构成了踢踏舞的雏形。十七世纪中叶,这种舞蹈流入拉萨,其基本变化规律为“三步一变”,同时脚下踏出各种节奏音响,再配以由洋琴、京胡、笛子、六弦等多种弦乐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堆谐”舞曲结构形式逐步趋于完整,其整个体系主要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四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也由自娱性向表演性过渡。堆谐流传区域比较广,所流行区域的堆谐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目前有定日堆谐、拉孜堆谐和拉萨堆谐三种民间堆谐歌舞音乐。拉孜堆谐又称“北派堆谐”,主要在拉孜、昂仁、定结、萨迦等县流行。其音乐曲调优美、韵律感强,音阶以七声音阶为主。伴奏采用一把或多把“扎年”,演奏技巧较高,加花较多。拉孜堆谐按音乐结构不同可分两种:第一种由“降谐”(慢板歌曲)和“觉谐”(快板歌曲)两部分结合组成;第二种只有“觉谐”。拉孜堆谐基本曲调结构包括前奏(“果觉”)、慢板、快板、间奏(“巴尔觉”)或尾声(“休觉”)中的四到五个部分。拉孜堆谐重歌重舞,舞蹈奔放热情。定日堆谐又称“珞谐”或“南派堆谐”,主要流行在定日、吉隆、聂拉木及萨噶等县。定日堆谐具有十分浓厚的高原特点,其音乐表现为古朴粗犷、舒展豪放。音阶以五声调式为主,同时兼有六声音阶。通常用一把“扎年”伴奏,伴奏音型比较简单,多为一拍一音。定日堆谐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由“降谐”和“觉谐”组成;第二种则只有“觉谐”,第三种则是由“降谐”和“觉谐”组成,且其散板部分没有乐器伴奏。其中前两种结构的歌曲流行广泛。此外,定日堆谐在演唱方式上较注重集体性,演唱时多采用真声,喉音较重,装饰较少。拉萨堆谐是堆谐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城市堆谐,主要流传于拉萨、江孜及日喀则等城市。拉萨堆谐的伴奏乐器除“扎年”外,还包括京胡、横笛、扬琴、串铃、特琴等。拉萨堆谐演唱者演唱时音域宽度最宽可达十二度。演唱时,演唱者一般独唱,且需真假声交替。拉萨堆谐舞蹈动作轻而灵巧,舞步稳重而幅度较小,主要注重脚下踢踏动作的节奏变换与技巧。

  3 弦子 藏族的弦乐舞

  “弦子”,藏语为“谐”,西藏腹心地区称为“康谐”。巴塘、昌都一带称“叶”,因其舞蹈伴奏演奏乐器为牛角琴“白旺”而得名。弦子舞主要以下肢动作为主,其动力特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大腿带动小腿,小腿提得较高,两眼平视前方,舞步刚中有柔;二是送胯幅度较第一种突出,舞起时以臀带腰,前后闪动,柔中有刚或是刚中见刚。在跳弦子舞时,必须掌握“搓步”和“跳步”的基本要素,弱则“搓”步子小,落地轻,强则“跳”步子大,落地重,舞步的大、小、轻、重均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巴塘弦子一般在赛马会和“古多节”上出现,其唱词分颂歌、悲歌、情歌和固定唱词。表演时,男女或聚集围圈而舞,或各站一排,相对欢舞。一般排头为操“白旺”者,在其带领下,人群扬袖起舞,有时围集,有时散开,有时似长龙摆尾,绕行而舞,你唱我和,借以抒发内心情趣。在胡琴发出的阵阵“颤音”指导下,舞蹈着的舞蹈也相应的产生一股“颤法”,这种“颤法”的形体特征多以模拟孔雀姿态动为主。其舞姿圆润而流畅、优美而抒情。

  4 热巴 藏族的铃鼓舞

  “热巴”,有人称为“康戏”,流传于西藏东部昌都、工布地区和四川、云南藏区,是一门融合有铃鼓舞、民间歌舞和杂曲三个主要部分的综合表演艺术。“热巴卓”是“热巴”中的骨干部分�D�D�D铃鼓舞。其表演风格粗犷奔放,通过各种技巧表演来抒发情绪,是藏族民间舞“卓”类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鼓舞。铃鼓舞表演时,开头先要说称颂吉祥,炫耀技艺的“卡谐”,然后由男者执铜铃,支持手鼓,点点敲击,翩翩起舞,围圈走动。跳到情绪热烈时就可拉开场子进行技巧表演。表演时,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顶鼓旋转”、“扭腰打点”和“缠头击鼓”等鼓技,结束后女者散开站立一旁,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单腿跨转”、“躺身蹦子”、“躺身平转”、“兔子跳”和“踢腿跨脖”等不同的技巧动作。另外还表演“滚毛”、“抡背”和“抖脚尖”等小玩意儿。藏族舞蹈作为祖国的一块瑰宝,每一位舞蹈工作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学习和表演过程中都应不断的宣传中国的藏族舞蹈,同时要不断给藏族舞蹈注入新鲜血液,更好的促进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中国民间舞3

  一、民间舞蹈内节律的源起

  内节律乃是民间舞蹈的内在构件,是民间舞原生态的要素,具有源起的复杂色彩,它是以人的心灵萌发的内在动力为起点,产生欲舞而舞、欲蹈而蹈的精神与情感的预设性表现力,它也是舞蹈精神,呼之欲出的美之激越和冲动,以及舞蹈得以外在节律的源泉,是舞蹈意象最初的萌发,也是情感表达的潜在能量,它具有强烈的延展性和艺术性。

  显而易见,它同中国画创作中的“意在笔先”一样具有意象性和欲设性内涵,也与文学创作“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内在意味有着相似之处。因此说它与中国画的意象之美和文学的内在神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内节律伴随舞蹈一呼一吸的生命律动而律动,具有着民间舞最原始的那种冲动,它深刻的内在脉动和注于其内达于其外的舞蹈表现力,依赖人这一有机生命体而运化。因此说,它是归于人的心源,始于心动的那“一刹那、一瞬间、一须臾”的表现方式,其欲设性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着,并生发出外在节律而实现其精神意象的完满自足,它类于音乐的音声相合的原理,也就是说“音暗伏在声前”的原理。

  如果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种族记忆特征话,那么这个内节律同样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原型”意味,即“返回人类精神的故园”[也就是卡尔固斯塔夫.荣格(名心理学家)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识”,正是由这层原始种族记忆,才使我们感到那民间舞蹈的内节律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才有了那不可言状的生命跃动感,也才有了魅力四射的民间舞蹈形态。这一切已成为人类的精神故园,以及自由与美好的象征,是艺术灵魂的所在。

  舞蹈内节律一方面源于人的生命实体,同时它又是一种物理运动的内在张力,它节律的表现过程是一个失量的过程。从表达形式而言它隐含着天地大道的真实不虚,是类于“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同时也有着“人文之元,之太极[特性。简言之,它来自于天地自然,也来自于人的本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舞蹈内节律是天地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本能的,抑或是艺术精神的反映。从题材内容上看,不难窥测出它那艺术内涵的表现力均来自于自然万象,并肇始于天籁,立足于大地才使它有了精神本体,即“漠不厚道,心以敷章”,[就是说这一内节律是有一定内容的,尽管它不是那么具有明确所指,但至少说它具有鲜明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正是依“道”的,也就是按照大自然规律的,以及人与自然合一的基本精神来完成舞之情态、蹈之步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它类似于文章的那种表现性,像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伏笔那样,具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感觉。舞蹈内节律似乎有着大宇宙系统的内在驱动性,使舞者情不自禁于生命和情感的场能控制下得以生发,似乎欲设在舞蹈之内的精神动律有着鬼使神差,这神是“道”是自然“常态”与“异态”的有机结合,是人之本能与精神暗合的结果,就如同西方哲学上的“内在原因”也就是“原因与结果”[那样具有生命内相的那种存在,正是这种来自于生命底层的精神愉悦或是悲哀与愤怒,均能成为舞蹈内节律的原型启示,并幻化于舞者生命的那一刹那中。因此说,舞蹈内节律有着来自远古的生态性哲学意味。从我国艺术史的角度看,民间舞蹈艺术早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具有了优秀的、内在的艺术品质和多样的艺术风貌。

  在民间舞蹈的表现中,“一旦原型的情景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如:蒙古族民间舞“胸背”组合,其动作节律特点主要突出草原的辽阔之气,节奏头拍拉的很长,接着给一个强调节拍,紧接着再加强一个拖长拍子使草原的辽阔之气尽显其中,这样在反复的节律重复中蒙古舞的辽阔深长之美,在起伏有致的动态节律中展开。这种审美体验正是内在的冲动带来的,是激活的集体无意识以及祖先留存的心理的、原型的记忆在支配着,它的源起似乎是非常复杂的,但同时也是非常简单的,就如同中国古老《易经》中的易道之理“负阴抱阳”,具有了宏观与微观性。由此我们看到了那个自然的“一合相”(佛学语),大一统的出现于我们的一舞一蹈中,似乎那种舞蹈的内节律是有魂的。又如:强调以情带动,体现东北秧歌内节律之美的“艮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心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儿”,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节律美的要点,节奏点急促线延伸,“稳中艮”、“艮中浪”、“稳中俏”的节律处理。这种动静、收放强弱对比鲜明,轻重缓急巧妙的节律动态特征,它鲜明地体现出东北人热情、质朴、刚柔相济的心理特征。它操控着舞蹈的生命内核,所有发出的舞蹈动律都能找到原点。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那里有着民间远古的精气神,有着不为人知的多重期盼。而中华民间舞蹈的个性风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才得以实现。通过我们的考察和努力,对民间舞的原生态探究的思维和方式有助于我们把握民间舞蹈的内节律,并通过其它舞蹈的节奏与节律来寻找一条适应于教学的途径,来加强民间舞与当代的融合性。在此,民间舞蹈的内节律似乎是“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的一种生命的精神所显,这种“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内节律的取法是通过多种多样渠道的,在对万事万物仰观俯察中,那些诸身诸物,均在人的精神制控中得以融合,并会于圆通。又同历史文化的诸多因素取得了联系,并在艺术形态上定性却不定量,这就表明了我国民间舞蹈的原生态要素,以及关系到它的源起观念、延展性和艺术性的一种思路。

  因此说,民间舞蹈内节律的种族记忆和文化基因是有序可寻的,要想复制出它的一些脉络就必须从遗留下来的民间舞入手,从现有民间艺人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中找到来自遥远的那些信息,而且可以用人类社会学与文化学的有机结合来完成这项工程。并积极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拯救文化遗产,尽最大的努力来挖掘的整理民间舞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文化的源头来认识民间舞蹈的精髓所在,也将使内在节律的源起与确认上更加准确。显而已见,民间舞蹈内节律已成为当代舞蹈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通过我们的努力,民间舞蹈内节律也必将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纳入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

  二、民间舞蹈内节律的延展性与艺术性

  在民族舞蹈内节律的感悟空间上,我们一方面守护着族类的原始记忆,同时又在有限的时段里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用一颗感天动地的心,去跃动内在节律使之成为艺术情感、为时代而呼吸,为时代而舞蹈,并在传统文化理路上铸就真纯,来完成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工作。随着我们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显然各民间舞蹈之间均有着各自的舞蹈艺术特征,并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风貌,而这种形态和风貌都有着各自的内节律特性。如汉族民间舞胶州秧歌的“正丁字拧”组合,动作内节律突出山东女性坚韧、挺拔、利落的抒展之美,而传导于外节律时其节拍起起伏伏都在一个拉长的附点上,这样的内外节律充分表达出山东女性的明快、舒展、富于韧劲和细腻泼辣的舞蹈情感,表现出山东女性对生活的渴望和毫无掩饰的情感宣泄。民间舞教学应紧抓在内节律启动下的“两个节律”,让动作节律和情感节律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动作节律是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强弱变化和时间分配,情感节律是人的内节律心理张力、情感活动的节律,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为两张皮。舞蹈外部动作节律依内节律情感出发,依托外节律的强弱、快慢、长短、大小来体现。总之节律包含有节奏,它是串连舞蹈动作的链条,使舞蹈动作赋予节律感、旋律感、韵律感的最有力的支撑,也是动作富有抑扬顿挫感的内在依托,要想表现出细腻生动而又感人的节律美,就必须使其内外节律在意象统一中得到完美结合。

  毫无疑问在它的内节律这个点上历史早已完成了它的生成,并延展于外节律而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由内而生的艺术要素具有其延展的时序性特征,一方面来自历史时空的那段日子,同时又有着生命个体的状态,和舞蹈作品的时序性。在舞蹈完整的表达过程中内节律生生不息,自始而终调节着内节律有了内外相和,静动合一的艺术氛围和场能,它又是舞者生命自律和艺术规律二者完美结合下的产物,并具体到人的心理、情感、体能以及音乐节律、意象美感、诗化等诸多因素。这种整合力极具特色的舞蹈内节律形成了“内美”、抑或叫“深秀之美”,已表现出它内在的魅力。至此内节律才具有了艺术特质,成为了民族舞蹈的中枢神经。从理论判断,再加继续推论,舞蹈内节律就有着美学意义上的开发和利用,有着“象内存象”之理,以达成内部与外部的统一关系,也有着“内相”与“外相”之分,由此辩证地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不难发现舞蹈内节律在虚与实的相对立中显现出中国先哲老子的“知白守黑”、“高下相倾,前后相随”之理,这种阴动于内的看似虚化却能显现的内节律,有着舞蹈艺术的完满和自足。舞蹈内节律它依内而生外,“凭情会通,负气适度”[由此成为内节律的关键,也是中国民族舞蹈的历史演进的特征,就像舞蹈家邓肯所言“舞蹈是人的内心渴望强有力的外化,舞蹈是表现个性解放和人的真实情感,就不应受技巧的约束和程式的限制”[,在这里我们隐约看到了内节律的自由状态和不受程式限制的属性在内动着,它因“气”而成“形”,因“形”而有“神”,“身心合一”的心似乎该与内节律有最临近的亲和力,之后它以物理学之“力”而失量于外,在呼吸之气的循环运用中显现出自身的魅力。由此条件下的便实现了中国舞蹈身法与线性韵律的内在特征,其延展性又带着浓烈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具有了民族性和艺术性,而在面的宽度上却具有世界性。

中国民间舞4

  舞蹈艺术是一种实践性的美育教育,是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素养性教育,也是一种知识性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在高师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目的就在于内外相结合,把重点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掌握,最根本的是了解怎样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以及动作的协调与动态美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成为传授民间舞基本要素的基础工程。

  一、高师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状及目的

  对于年轻人一般都倾向于比较现代的街舞、现代舞,因为他们可以在舞动的瞬间激发他们身上绚丽的光芒,反映出十足的朝气与内在气质,让他们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而传统的民族舞蹈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古板,很难让青少年产生兴趣;再加上近些年高师舞蹈专业的生源整体质量偏低,素质不高,学前基础参次不齐,有好有坏,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固有教育体质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特殊性、人为化,形成了以往是过多教一些简单、肤浅的舞蹈组合,以为舞蹈不用学太难,了解就可的错误观念。时代在飞速变幻,这样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发展了,所以要改进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多元、综合的方式在不改变其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现代元素,针对学生进校后不同的专业素质进行整合,开展民间舞蹈教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舞蹈素材,为今后的舞蹈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1、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应针对舞蹈的内涵教授

  通过汉、藏、蒙、维、鲜以及云南花灯、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这八大民族为教学内容,采用以综合课、单元课为主,剧目排练以及剧目赏析课为辅的教学方式。首先在综合课程中让学生对整个民族民间舞蹈有个大范围的认知,初步了解各个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和各个民族习俗。

  通过单元课有目的针对某个民族,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民间舞蹈的核心元素是什么,不同的组合练习表现何种风格特点、有何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作基本韵律特点等,并要求学生学会记笔记。如:藏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体态是腰部和胯部的“懈”,这一体态特征与藏民生活、劳作、服饰穿戴以及审美情趣息息相关。由于海拨高、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而带来生活的困境,老百姓需长年穿宽大的藏袍、厚重的藏靴;腰间爱扎挂满配饰的宽腰带;生产劳动时要背水、背牛粪等,这些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都形成了藏族人民身体前倾,腰部拉长的体态特征,使得藏族舞蹈的腰部的“懈”和“撑”成为一个典型特殊的民族符号。基本内容是踢踏部分、脚上的步伐及协调;弦子部分,重点是靠步与撩步及膝盖的屈伸。要强调用腰部带动的韵律意识及藏舞中柔中带刚的特点。

  在单个民族舞蹈的教学中就采取元素――动作――短句――组合――片断的形式逐渐加强难度,增强理解及表现。

  2、加强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质

  学生的审美意识较强,教师应把这种审美意识引导和启发到民舞的教学中来,让舞蹈与文化相结合。通过剧本赏析课,欣赏大量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后进行一定的评论和赏析,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读懂作品的意境,分析此剧目是如何处理,进行层次划分的,从而达到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让自己内心情感与该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引发自己的创作冲动。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事高师的舞蹈教师要有所区别,不是培养专业舞蹈演员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能跳会教,具有一定素养的专业舞蹈教育工作者,形成自己院校所特有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要进行舞蹈教学法的实践阶段,首先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上就要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

  ①运用直观形象教学。借助民族舞蹈艺术中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理解到主动接受,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式把民间舞蹈课上得具体生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美感。

  ②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精心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审美感受力。可根据不同民族的特色及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的不同来加以区分创设,以各民族舞蹈美、智、趣的特点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运用多种手段来向学生揭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形象。学生置身于舞蹈艺术情境中,用心去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③运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加意识。教师通过美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情感,唤起情感共鸣,使学生精神上受到陶冶,不仅要打动视听,更要打动心灵。合理的情感激励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还会对学习民族舞蹈产生极大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自觉能力的积极状态,使“要她跳”变成“她要跳”,使“苦学”变成“乐学”,进尔产生持久学习舞蹈的动力。

  学生耳闻目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就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民族舞蹈的训练,虽与古典、芭蕾、现代的训练方法不同,但仍要以身韵“拧、倾、圆、曲”,芭蕾的“开、绷、直”,现代舞的“何松何紧”为先决条件,在柔软度、能力及表演方面有共性,只是民族特点不同。如在训练中所强调的风格、所贯穿的韵律、所注意的部位、所应用的方法等。所以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必须贯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原则,多吸收其他舞种的优点,通过“化合”作用加以发展,以丰富课堂的训练。

  三、实践出真知,极大增强各方面能力

  1、通过学习不同民族风格的剧目排练课程,参加各种社会演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熟悉舞台,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方法、技能以及剧目排练的流程,要防止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动作的规范性而忽视讲解感情表达与动作间的关联等误区,同时还要努力克服以往在剧目表现中只关注表演而忽略教法和编创知识等问题。

  2、采取开放式多样性教学,摒弃以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大自然与社会作为舞蹈课堂,让舞蹈贴进时代表现生活。只有深刻体会我国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舞蹈风格,才能更清晰准确地勾勒出精致的画面。创造性是舞蹈发展和丰富的动力,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了学生在以后可能从事的舞蹈编排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学生不要单纯模仿动作,在完成基本功学习之后,鼓励提倡学生敢于根据时代特点创新编排舞蹈,进入艺术实践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空间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舞蹈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舞蹈本体的主体化、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意蕴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这就要求舞蹈教师更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及艺术主张,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用广博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借鉴、扩展,极大的发挥个人的独创性,做到与众不同;而学生又学有所得,那才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娟娟,浅谈民族舞蹈学习、表演中的文化特点,大众文艺,20xx,(10)

  [2]李炜,任芳,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的现状与思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xx,(4)

  [3]黄琳,三所院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的思路与方法探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xx,(1)

中国民间舞5

  论文关键词:舞蹈文化 风格性审美 情趣舞蹈 意蕴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祖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市场上也呈现出现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类比赛演出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百花争奇斗艳的舞台上,我们的民间舞蹈以其特有的动作语汇,典型的中华民族风格文化,真实动人的情感表现,牢牢地吸引着观众们的视线。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民间舞蹈的不同作品风格的分析,分析当今民间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并顺应社会经济和主流文化的发展,谈谈如何围绕风格性这一重要特点,更好的推动民间舞蹈的发展。

  在论述此篇文章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民俗学教授罗雄岩老师的一段话:“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即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1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人新的成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把握一个民族的舞蹈,首先需要来探知一下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其民间舞蹈最本质特征,是由文化所引导而产生的,并在一定层面上暗示该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方向。

  在我们祖国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有着各自的语言、文化和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各民族的舞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反映,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继承性。相对而言,各民族舞蹈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他们因各民族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而各有其独特的生活内容、风格、情趣、韵律和美学要求;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想真正的掌握民间舞蹈的内涵和感情,就有必要对不同民间舞蹈的不同民俗习惯进行有机的吸收和区别。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掌握不同民族的民间舞风格,只有真正掌握了风格性这一特点,才能够对各民族民间舞进行更为深人的研究。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因此,风格性的掌握就成了民间舞发展的标准和重点。

  1风格性是民间舞蹈表现的特质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舞蹈传统。在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的地方特点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舞蹈形式就更加瑰丽多彩了。这些形式多反映当地的劳动生产和与人民生活戚戚相关的故事和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因此民间舞蹈多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群众性。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包括民族、民俗文化、人文背景、历史、民族服饰、道具、生活习惯等)都尤为重要。

  日本舞蹈家石井漠曾经讲过这样的话:“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决定其本质的是风格。”所谓风格性,就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观点;石井漠认为没有风格,舞蹈是决不可能长时间存在的。因此,作为民间舞蹈来说,风格性的训练是它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动律为中心择取主干动作的基本动作,进行体态动律的开法儿训练,这已成为民间舞教学的重要特点。风格决定着民间舞训练的本质,决定着基础训练的本质,也决定着组合训练的本质,更加决定着提高综合训练的本质,它在大学教学深人的各阶段、各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虽然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作品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但却不是要求编导和演员固守民族舞代表动作进行创作和表演,追求精神层面使这些作品更接近民族民间舞的本质特征。其中以《扇骨》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体现了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个方向,这类舞蹈在编创中不拘泥于传统舞蹈动作,而是侧重于寻找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进行创作,追求的是作品中深层次的文化气质。这类舞蹈具有较为深入的思想性,能从思想和文化的角度打动观众,从而充分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感染力。

  此外舞剧《云南映象》也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该舞剧就是很深刻地挖掘了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内涵与背景,是在民俗的基础上诞生出来的,追求原汁原味,力求将现实生活中的民族舞蹈“不经加工地”搬上舞台,表现出“原生态”初始的状态。这类舞蹈具有纯朴、自然,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再现。看似未经雕琢的特点,却向观众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舞蹈画卷。它强调了尊重民族的族群性、地域文化性、宗教礼节性和生活需求性,作品中的民族情感性因素很强,风格性突出,虽然表演者多为未经院校训练的民间艺人,但仅通过其真实的情感表露和风格特质,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2学院派民间舞风格性凸现

  现在的民间舞教学和表演一般分为原生态和学院派两大类,而在舞台上看到更多的是学院派的作品。所谓学院派顾名思义,指非原生态的,纯民族民间的,是经过科学化、理论化、规整化的民族民间舞。中国的“学院派”民间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专业领域中发展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现象,他以民间“原生形态”的舞蹈形式与内涵为根源,以继承与发展民间传统舞蹈文化为目的,根据当代社会的审美观念、情感需求以及专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对其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与再创造的结果。舞蹈风格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舞蹈作品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的显现出来的舞蹈作品的风貌、神韵和品格。舞蹈风格蕴涵着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社会的以及舞蹈家个人的经历、个性、气息和审美观等因素。是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客观存在。所以,“学院派”民间舞也可以说是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一本独特的教材,它不像原生态民间舞那样自娱自乐,无拘无束;也不能像创作民间舞一样具有创作者强烈的个人化情绪宣泄。因此,首先必须强调它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这就要对民间舞的素材加以选择,加以提炼。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删繁就简,明确教材的任务。其次,就是强调所学习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所谓系统性,就是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目标和一系列成熟的单元部分,所谓科学性,就是突出设计的合理性,民间舞的训练性,如蒙族舞蹈肩臂的扭动,维族舞蹈后背的挺拔,鲜族舞蹈的气息,山东舞蹈的豪放爽朗,东北舞蹈的活泼轻快,安徽舞蹈的机智敏捷,云南舞蹈的婀娜秀丽等不同的特色等。

  学院派民间舞是由舞者、编导将他们的思想、情感注人到舞蹈的创作与演义中去,将这个经过加工、美化后呈现在舞台上,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而原生态民间舞是完全来源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元素,一切都非常朴实,贴近人们生活,日常习俗,完全没有被修饰过的动作。民族民间舞就能够比较明确的说明这其中的差别。在我们学过的舞蹈中大多都是学院派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最基础的组合开始到后来的舞蹈剧目都是有统一的规格要领,手脚的位置、距离、姿态都有固定的标准,学院派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美”。这其中包括“幽雅之美,悲切之美,残缺之美,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非平衡之美”等等,比如说,一提及到胶州秧歌,就马上会想到三道弯,而一说起藏族,就想到颤膝。

  在这里,《孔雀飞来》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同样是孔雀,她的表现形式,肢体语言的风格性与杨丽萍的孔雀舞有着巨大的不同。学院派的作品更具体、现实和规整,追求更多的风格动律,技术技巧的展示。我们认为,应当把学院派和原生态各自的优点加以综合,传承以前经典作品优点的同时,融人现代舞的因素,模仿与借鉴并存,传承与发展并存,不要局限于某种派别。艺术是相通的,虽然有各种派别,但这不是民间舞创作间的界限,就像太极的八卦线,能把两者相融起来才是最高境界。民族传统文化是保持民间舞独特个性的核心,它是该民族的传统积淀,在发展中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具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是被包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民族独有的文化,其中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含着物质基础与人文因素……像生产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系属以及民族的融合与迁徙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民间舞蹈的创新也应该以风格性为基础

  随着我院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发展和越来越多年轻的学生毕业后加人到舞蹈表演和创作的行列,近年来,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出现很多运用现代舞编创技法编创而成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这类舞蹈的特点是将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呈现出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风格不同的情况,常常其有热烈的情绪,有较高的观赏性。比如舞蹈《牛背摇篮》,它是以西藏“卓”的舞蹈语汇为摹础,通过展示姑娘与耗牛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景,从而表现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这个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生活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独特的物理转换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在三人舞形式的基础上,巧妙设计了两男舞者以曲上翘的双臂模拟犀利弯曲的牛角;以上身前倾、双腿大弓步虚构成坚实宽厚的牛背,与女舞者的真实的“坐、趴、斜卧”融为一体,构成一组组形象生动的牛背摇篮,这些都是独特的符号转换。更为可贵的是,该舞没有停留在耗牛形似的模拟卜,而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使托牛通人性,同时也表现了天真不泯的小姑娘与托牛相依相亲的情景,从而强化了藏人与耗牛的特殊关系。舞蹈中水袖道具的运用很有想象力,时而是袖搭凉篷,时而是条鞭飞扬,使舞蹈充满了质朴纯真的藏味芳香。此类剧目还有很多,但有‘个共性都是通过实践提取的元素、动作、风格。因为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艺术,评论家永远只是一个追风者,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从实践跨度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总结出以前的不足,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但一味的实践不总结理论,刨根追底得寻求文化源头所创作的作品是不深刻的,一味的研究理论不进行实践就如同纸上谈兵,缺乏实用性。

  在我看来,作为编导在编排过程中注重对动作性的突破是没有错的,但在构思、主题立意上打破传统的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民族深厚文化之上的,否则会背道而驰,编排不出好的民族民间舞。对于民间舞编创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建立在一个正确世界观的基础上的。因为舞蹈属于艺术范畴,有宣传、启发、育人等作用。编舞者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民间舞编创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关系可以由三个阶梯构成:原知识―应用知识―操作知识。在其培养过程中,许多学生的培养是从原知识开始启迪的,逐步渗透至专业的应用知识界面,最终形成专业的具体操作能力。在进行独立的编创时,编创者要做到的就是从操作知识返回到原知识的认知。只有深刻的了解并理解了原知识,即掌握了应用的源头,才有可能创作出合适的作品,不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肤浅创作只是对前人作品的临摹,难以突破。实践!只有通过充分的实践,包括采风、收集资料、前人借鉴等等。好的实践才能有好的作品,才能用独特的视角提取编创者想要得部分,注人角色情感,并幻化成肢体语言进行艺术表达。

  说到民间舞编创者的自身能力,除了理解力、模仿力、创新力等诸多能力以外,我想强调的是对捕捉动机的能力。它是作品动机起点的来源。动机的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来源:a表现源,主要从形象特征(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狼图腾》)、技术特征、人群特征(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走在山水间》)、风格特征捕捉(例如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舞舞蹈《盛装舞》)。b动机源:即主题立意的动机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环境、当代人文环境、当前时尚环境、当前文化环境。c精神源:主要是社会气质的捕捉,关注焦点,心灵特征:《书痴》,情感因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事件源:永恒的主题(环保、和平、发展、爱情、信仰),特殊群体现象(例如第八居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红河谷―序》),灵魂与艺术追求的高度表达(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离太阳最近的人》)。

  民间舞作品重在表现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地寻求和探索将使它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这种创作方式代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将成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主流力量,因为在它的背后是民族特有的、个性的、不能被取代的文化根基。因此,民间舞之间的区别在于风格,风格的核心是韵味,韵味的关键是动律;提取民间舞的元素,不从“形”而从“律”人手,就抓住了纲。当今的民间舞蹈创作者必须具备以上的实际应用综合能力,既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作为支撑,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铺垫,当然,民间舞编创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一个正确世界观的基础上的。因为舞蹈属于艺术范畴,有宣传、启发、育人等作用,编舞者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正确的世界观决定是否能成为一个好的编舞者。同时,顺应社会经济和主流文化的发展,推陈出新,善本再造,才有可能更好的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4结语

  放眼看当今舞坛,各色的民族服饰仍在争芳斗艳,民间舞作为一个厚重的一个文化与历史载休,具有其一分明显和特殊的教育与传播功能。在当今的舞蹈高等教育中,我们应该懂得,民间舞的教学不单纯是技术技艺的传授,更多的应该是对综合知识的掌握,是对民间舞风格性的把握,而民间舞的作品更应该抱着“源于民,高于民间”的追求,把民间舞的真正魅力通过舞蹈的肢体,通过舞蹈的文化传承,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眼前,并使得民间舞的舞台表演呈现出全面发展与进步的良好态势。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民间舞的风格魅力将会以更加广泛的形式展现在所有喜爱舞蹈,热爱舞蹈的人面前,到那时,也将会是中国民间舞步人辉煌的重要时刻。

中国民间舞6

  【摘要】随着舞蹈教育不断职业化,舞蹈教育根据其不同的舞种将学科分得更加细化,而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舞蹈的一种,也在舞蹈的职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建设和推动,其实也是舞蹈教育不断发展的一个分支。本文针对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文化传承、民族情感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在舞蹈职业化过程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建设的重要。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舞蹈职业化;重要性

  一、文化传承

  每一种民族民间舞都融合了该民族的信仰、理念、传统、情感等精神文化,是一种独特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展现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作为一个民族强力的民族标志,民族民间舞贯穿于民族文化之中,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信念。中国民族舞有着极强包容性的特点,这也正是民族民间舞的灵魂所在,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展现。民族民间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动态传承,通过身体的舞动做到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化石,也为中华文化的探索开启了新的大门。将民族民间舞引入课堂后,尽管其功能有了一定的改变,但舞蹈的主要内容和其含义并未作改动。所以,开设民族民间舞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中华传统文化能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在未来,民族民间舞发展和建设的重担不仅只是由舞者承担,更是中华人民的义务和责任,因为,这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民族情感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以其风格各异而闻名,作为文化的常见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这些在舞蹈中可以得到极大程度的体现。舞蹈可以作为非语言的文化传承方式,那么舞蹈教育就是加入了语言,使舞蹈更能为人所了解。民族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进化要么消亡,而作为艺术传承下去的最佳载体,人们有必要将其发扬下去。从某种角度看,民族的亦是世界的,精彩纷呈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文化灿烂艺术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为了保持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和加强舞蹈艺术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学习民族民间舞时要掌握各种不同风格的民族舞。当然,在学习时要有正确的心态,倘若遵循民族虚无、历史虚无的话,就会陷入民主精神的缺失和盲目崇拜。从文化认识来说,通过对民族民间舞的系统性学习和研究,还可以深入到其起源地的文化当中,从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寻找中华文化统一的部分,通过舞蹈中的肢体动作,我们可以来了解各族人民身体灵活度、柔韧性的差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表达的不同之处。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透过肢体的扭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喜爱,促使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民族艺术的绚丽,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个性发展与能力开发

  舞蹈是由人的肢体动作展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人员动作的整齐性,此外,还应该能留出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通过自我展示,学生可以彰显他们的个性,这里说的个性并非那种特立独行的行为,而是在保持着学生原始灵性的同时,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现今课上教学的民族民间舞主要为蒙古舞、藏舞、维舞、傣族舞、秧歌、花鼓灯等。在学科建设初期,对于教材的选择要求主要遵循三个原则:风格性、代表性、可训练性,即教材的内容要有代表性,可以供学生用于训练的参考。所以说,民族民间舞课程是用文字符号来促进舞者肢体和情感的协调。通过对不同民族舞蹈的学习,学生在领悟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民族民间舞起源于中华大地,这种本土成长起来的舞种本就契合中华儿女的身体特征,因此,相比于现代舞,民族舞对于开发学生身体特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本有着先天优势。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显而易见,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表达,而舞蹈也属于一种肢体语言,也应该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上要经历一系列训练,然后走向舞台,在舞台上借由舞蹈来展现自我,向观众们传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如果按照普通语言训练的逻辑来类比的话,舞蹈的基本功就像是在练习发音和吐字,民族民间舞课程就是要训练学生用这些词造句的能力。学生们的最终目的是走向舞台,而在舞台上评判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舞者对其身体的控制能力。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会不会跳舞指的就是能不能协调地调动肢体。部分学生虽然有扎实的基本功,但在其完成一支完整的舞蹈时,还是会出现肢体不灵活的现象。舞蹈不同于杂技和一般的体育运动,除了基本素质之外,还需要舞者有一定的舞蹈感觉,缺少了舞感的舞者,势必需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光辉.浅谈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区域化联盟战略[J].舞蹈,20xx,(07):62-64.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再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xx,(05):1-4.

  [3]赵铁春.开拓与反思――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校庆活动总结[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xx,(04):31-34.

中国民间舞7

  本文从戴爱莲及其领导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入手,主要阐述“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创作规律特点,以及对于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重要意义。

  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从建国以后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60多年的历程,逐渐由萌芽状态发展到清晰的逻辑思考中,走出了一条“广场――课堂 ――舞台”的发展之路。它是“以中国56个民族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民众中广泛流传的不同类型的舞蹈形式为基础,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依据不同的需求整理、加工、凝练、升华,形成的一种既不失风格又有科学规范的舞蹈教学系统,以及编导自觉创作的剧场艺术。”也就是将源于民间的“原始情感”发展至舞台的娱人表演中,成为艺术范畴中的作品形态。而这条发展道路的起始,就是由我国的舞蹈大家戴爱莲先生所领导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一、戴爱莲及“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说起“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就不得不首先提及戴爱莲先生,这位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中国舞蹈发展的`重要开拓者及建构者。她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和推动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与意义。1916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一个小岛上的她,于青少年时期赴英留学,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国,开始以舞蹈的形式参与到人民的抗争活动中,这一时期她主要编创了《警醒》、《前进》等舞蹈。后来在重庆她看到了“新秧歌运动”的文艺表演,看到了这种将民间小调发展成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并且依然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和拥护的艺术创作方式,由此受到了启发,开始着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收集、整理和改造,最终集结成为1946年3月公演的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第一次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整理成表演艺术搬上舞台”。这些原本在民间有着娱神、自娱兼具娱人功能的生活舞蹈,开始向主要表达其娱人功能的艺术舞蹈转化。这对于至今仍在发展中的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二、“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创作规律探析

  1946年在重庆公演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是戴爱莲在之前的生活积累中逐步发现、学习、总结的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舞蹈集结。例如,《瑶人之鼓》就是她在广西大瑶山时,利用当地人会击鼓而舞来表达自己的红白喜事为素材而编创的。又如《哑子背疯》是她向桂剧名角小飞燕学习后进行编创的。就是这些向人民学习后经过艺术升华的作品形成了晚会的整个内容,包括:《瑶人之鼓》、《哑子背疯》、《倮倮情歌》、《青春舞曲》、《春游》等。而戴爱莲在节目编创时进行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在不同形态下一些转化手法的运用。

  (一)舞台化

  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民间到舞台的演化过程,民间舞的原生形态是其“源”,而最终的舞台形态是其终极目标,所有从民间收集、整理、加工的舞蹈素材以舞台作品形态最终呈现在人们的审美范畴之中。而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舞台”这个空间概念,多多少少制约着舞蹈的发展流变,中国民族民间舞也不能例外。

  第一,在时间上。众所周知,在舞台的表演艺术中,独立的作品形态是其存在方式,而作品在表演时都受到一定的时间制约。在约定俗成的发展中,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而在民间舞的原生形态中,时间是随着人们的情绪变化而持续发展的。人们往往连续三天三夜的跳舞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前文中提到的《瑶人之鼓》,在当地人击鼓而舞时,更多的是通过鼓舞来表达他们对于生命不同经历的感悟,尽情宣泄心中的情感,所以不论红白喜事往往要跳个几天几夜。而在舞台表演作品时,则不能将时间无限拉长,因为在近代的舞台表演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对于时间长度的概念,将作品尽量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则是符合了人体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的承受能力。

  第二,在性质上。人们在民间舞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了不同的性质来表他们的不同情感、不同状态、不同思维。在对于周遭世界认识的不确定形成了鬼神思想,于是祭祀神灵就成为人们跳舞的重要因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等场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高兴、愉悦地跳舞成为可能;以及在民间舞逐渐的发展流变中,形成的对于“观众”概念的认知。所以,民间舞的原生形态中,主要以娱神、自娱兼具娱人为其主要特色。但在舞台化的过程中,则以娱人性为主要方面。因为在舞台的表演空间内,都是由演员的表演传达给观众。在“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中,每个作品由其原来各自的属性转化为在重庆青年馆这一舞台表演的娱人性表达。

  第三,在表达上。民间舞在发展中,主要以表达人们自身的情感愿望、理想追求等因素的诉求。每一个人无论从外在动作到内心呈现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追求,呈现为千姿百态的表现状态。而从有职业化的舞台表演发展以来,职业的演员在舞蹈表演的动作程度及身心表现力上开始逐渐强化及精准。例如,《哑子背疯》中以一人扮两角的方式,无论从道具的使用、动作的形成到角色的塑造、情感的拿捏上,都要比原先更加的夸张和细致,这样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传神地将哑巴和疯婆的角色状态、以及风趣、幽默的情感表达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之成为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民族化

  在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民族化”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地区人民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衍生变化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存在方式,而这种存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个性。正是这种特色和个性才形成了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芒。

  所以,在民间舞的流变中,民族特色是其最大的魅力和财富,它展现着这个地区的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审美追求,它是人民大众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地形成并发展的。而从民间舞的原生形态向舞台形态过渡时,它的创作者从人民大众变成了独立的艺术家,从共性的审美凝练演变成个性的审美创造。而这其中,多多少少就会参与艺术家本人的审美喜好和理解。而一旦变化的尺度把握不准时就会形成一定的偏差,由此形成的艺术作品就不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使得作品不易成为经典。所以,在进行民间舞的舞台作品创作时,创作者就要有十分清醒的“自觉”,要十分注重“民族化”的理解和运用,努力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使得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拥护爱戴的传世经典。

  而“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创作在进行艺术转化时,“戴爱莲这种尽量尊重民族、尊重民间的‘舞台化改良’的做法,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开辟了另外一种路径……”也就是说,戴爱莲先生的这种艺术创作方式极大地尊重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习惯和审美心理,直接将原生形态的舞蹈形式尽可能地按照原本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也就极大地保留了本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和民族特色,符合民族本身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和审美追求,成为不仅依旧受到本民族人民喜爱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广泛的人民大众爱戴的舞蹈作品。从本质上说,就是将“民族化”的追求蕴含在艺术创作中。在当时,“在连续十几场的演出中,场场爆满。……学生、青少年们涌向育才学校,学习‘边疆舞’。”从这段描述中不难看出,当时正是戴爱莲先生创作的《瑶人之鼓》、《哑子背疯》、《倮倮情歌》、《青春舞曲》、《春游》等这些民族化的艺术作品符合了人们的审美期待,演出才得以有如此轰动的效果。

  (三)时代化

  在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时代化”是另一个制约着一个作品成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它常常是“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就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事物总是在往前发展、变化、衍生的,而落后于时代的认识也往往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变而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之内。在艺术创作上,人民大众爱戴并推崇的艺术作品,一定是符合了当时社会以及艺术领域发展的绝大多数人的总体规律,从而使得这样的艺术作品在社会引起不小的影响和轰动。

  正是看到艺术发展有着“时代化”的特点,所以在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中就要更加贴合这种发展规律。因为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具有广泛观众欣赏的舞台艺术作品,而这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则要求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和韵味,否则只能是小众文化、寥寥几人关注而已。

  在“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创作中,这样的艺术创作手法以及创作理念都是推陈出新并且符合人们对于舞台艺术作品的要求的。流传了祖祖辈辈的民间舞开始由民间向舞台转化,第一次将民风民俗的人民生活舞蹈带入了艺术审美范畴的舞台舞蹈中去,这“不仅开启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新纪元,也书写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新篇章。”无论如何,这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项创新举措。试想一下,在民间流传着的各种鼓舞、弦子、秧歌、羌姆等舞蹈形式,成为一个个浓缩为艺术作品的《瑶人之鼓》、《巴安弦子》、《哑子背疯》、《羌民端公跳鬼》等,这无疑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动,符合人们当时对于艺术作品创作的审美期待和追求,成为艺术作品“时代化”的典范。

  三、“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对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重要意义

  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至今已走过60多年的光景,在当下人们越来越清晰对于这一特有舞蹈形式的发展、流变及目的、追求。尊重“广场――课堂――舞台”这条从民间到舞台的民间舞发展之路,遵守“民俗、民间――民族、典范”这一民间舞发展规律的原则。“民俗、民间是一种状态,是百姓间传承的挨家挨户约定俗成的一种状态……经过类似汉乐府、诗经这样的文化活动整合、加工、改编、升华后,就成为一种民族的状态,而这种民族状态的艺术形式经过若干年的传承后便成为一种典范……”

  这些学科规律的得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作为起始点,一代代的舞蹈工作者们不断进行的一系列学科建构及探讨,从而形成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及认识。这其中,“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从一开始就为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发展的道路。关注“舞台”,明晰舞台是职业化舞蹈表演的最终呈现方式,所有的发展变化始终围绕这一落脚点而展开,把散落在民间的各种鲜活的舞蹈形式最终呈现在舞台上。正如近几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高度教授所实施的几项战略发展项目:在舞台呈现上,从“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大赛”开始到“中国民族民间舞拔尖人才选拔”,从而挑选出适合舞台顶尖水平的表演人才,同时在舞台作品上,每年推出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晚会,从《大美不言(少数民族篇和汉族篇)》到《秋拾》、《日月》及《沉香》等。无一不是始终围绕“舞台”这一终极目标而进行的创作及呈现。

  同时,强调舞蹈的民族属性,把真正能够代表人民大众的舞蹈带入更广泛的视野中去。戴爱莲先生的这一做法给后来的舞蹈前辈们诸多启示,才形成了人们看到的贾作光的《鄂尔多斯》、毛相的《孔雀舞》、崔美善的《长鼓舞》、莫德格玛的《盅碗舞》等,以及发展至今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作品。

  这些都是在强调对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表达及呈现,从而形成了具有能够代表本民族特有的民族属性和审美追求的典范作品。并且依据时代发展的特点,符合那一时期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目标,体现出整个时代的文化财富。如贾作光对于蒙古族舞蹈的发展,适时创作出新时期蒙古族牧民的新风貌的特征;毛相对于傣族舞蹈的改进,更加贴近了人民的生活状态,使得傣族舞蹈走向更广阔的审美范畴等等,直到当下形成的整个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体系,都是艺术家们对于整个时代的思考体现及追求。

  总之,戴爱莲先生领导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表演的开端,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化”的奠基,对于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舞8

  中国拥有五年前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丰富的艺术文化,流淌着无数璀璨的艺术明珠,民间舞就是其中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明亮的光芒。中国民间舞来源于人们的劳动。舞蹈动作几乎都是模仿劳动情景,也有些民间舞是用来庆祝节日,庆祝丰收而编排的。不论怎样,民间舞蹈记载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所以,今天的我们应该讲祖先留下的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

  1中国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

  (1)载歌载舞,活泼自由。我国的民间舞蹈大多来自人们的生活,劳动,所以,舞蹈的动作欢快,动作和音乐下调。不仅动作欢快,人们还喜欢边唱边跳,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人们心中的喜悦之情。同时,生动的舞蹈动作和歌曲陪夜,简单易懂,易于流传保存。

  (2)道具生动,技术高超。民间舞蹈不仅载歌载舞,还会在表演中运用很多道具。比如凤阳花鼓,人们在表演的时候在腰间带一个小鼓,一边跳舞一边敲鼓,节奏鲜明,与欢快的音乐结合非常协调。再比如东北的秧歌,表演者不仅身着鲜艳的衣服,还有猪八戒背媳妇等很多特色表演,人们依赖生动的道具,将传统吸取节目表演的淋漓尽致。

  (3)情结生动,形象鲜明。中国的民间舞来自民间,舞蹈描绘的大都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在后来的民间舞发展中,也逐渐加入戏曲的成分,将戏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简单的改变,就变成形象生动的民间舞蹈。人物扮演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极具观赏性。

  (4)娱人娱己。民间舞对舞蹈的技术要求并不高,意在大部分人都可以表演。我国很多民间舞很多时候都是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在需要的时候组织在一起,进行排练,在公共场合进行有秩序的表演,给欣赏者带来乐趣。所以,中国民间舞不仅可以给表演者带来快乐,同样可以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欢乐。

  (5)即兴发挥。即兴发挥是中国民间舞一大特点,区别于民族舞和芭蕾舞等专业性非常强的舞蹈。民间舞的表演大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些人没有专业的舞蹈知识,对舞蹈的学习处于个人的爱好和强身健体的目的。所以,民间舞蹈表演不需要一板一眼地表演,只要表演者喜欢,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编排各种活泼的动作,表现出个人的新意和特点[1]。

  2我国民间舞教学现状

  2.1专业教学

  民间舞在专业教学领域中应用不是非常广泛,很多舞蹈学习者都选择民族舞或者芭蕾舞等规格较高的舞蹈。但这并不能说明民间舞不重要,民间舞的教学要求的不是技术,而是地道的民间韵味。但是,目前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的是丰富民间舞蹈的种类,并不十分关注民间舞的韵味。很多人在表演的时候只注重表面的模仿,并没有将民间舞劳作的辛苦,丰收的喜悦表现出来。这样的民间舞流于表面,没有真正表现出中国传统民间舞的丰富内涵。

  2.2民间教学

  民间舞形成于民间,在生活中,不乏有很多表演经验丰富的民间舞艺人。他们名不见经传,只在生活中对爱好民间舞的人们进行简单的教学。一来没有丰富的时间进行比较仔细专业的传授;二来,很多人对民间舞仅限于爱好,没有专业的舞蹈基础,相对复杂的民间舞学习起来困难。所以,民间流传的民间舞大都是改变过的比较简单的舞蹈动作。久而久之,真正带有丰富内涵的民间舞就会越来越精简,人们欣赏到的舞蹈也就越来越简单通俗[2]。

  3中国民间舞教学改革创新

  首先,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学习有限的动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藏族风光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藏民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民族服饰和舞姿韵律等都形成丰富的感知,感受到藏族人民在节庆场面中那种自娱自乐、热闹欢腾的场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联想。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穿上漂亮的藏袍,播放藏族的民间音乐,让学生在舞蹈过程中切实感受袖子对指尖的影响,感受双臂的松弛下垂,让学生直接体验由服饰带来的身体前倾、屈膝、坐懈胯的体态和移动重心时腰部左右摆动,从而在肢体运动中去体验由不同民族心理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情感教学法。在中国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民间舞蹈艺术本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引导他们从自发到自觉,最后积极自愿地参与舞蹈艺术活动,使学生和教师双方的情绪调节都处于快乐和兴趣状态。比如山东的“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这两种具有独特的风格的民间舞蹈,共同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特征。表演中所具有的那种或憨直、洒脱、钢劲,或坚韧、大方、泼辣、舒展的动态、动势、动感特征,充分体现出山东人民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胸襟开阔、宽容大度、务实自强的性格和舞蹈风貌。另外,对于生活中的民间舞蹈教学,如果有需求或者特殊爱好者,可以到专业的教学机构学习。个人认为,如果只为强身健体则不用将民间舞系统学习,只要掌握基本民间舞就可以。如果要深入学习民间舞,不仅要系统学习民间舞,还要了解认识民间舞的发展传承。这样才能完整地学习民间舞,使民间舞蹈继续流传下去[3]。

  4总结

  中国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记载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情景,劳动情景和喜悦的心情。在今后的发展中,不管是专业的民间舞蹈教学还是民间的舞蹈教学,都要有教学针对性。尤其是专业民间舞蹈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中国民间舞发扬光大,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民间舞,将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传承下去。

中国民间舞9

  中国民间舞蹈的六大共性:

  1、源自民间传说,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一般以独特的习俗或故事传说为依据,情节简练集中,人物性格突出。如藏族舞蹈。如《热巴舞》有较浓郁的宗教色彩,一般在庆丰收,驱鬼神的日子里舞蹈。

  2、源自生产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

  中国民间舞蹈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生活化。人们在劳动中的一举一动,都是民间舞蹈基本动作的原形,而劳动工具往往就是舞蹈道具。如流传杭州茶乡的民间传统歌舞《采茶舞》就源于茶农的劳动和生活,表现采茶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产生的爱情。

  3、体现民情习俗,折射宗教情感

  中国民间舞蹈很多在传统节日、祭祀、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进行,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蒙族舞蹈《狼图腾》,就属于典型的宗教祭祀舞蹈,这类舞蹈通常与图腾信仰和宗教情感有密切关系。

  4、载歌载舞,好听好看

  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歌舞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流传于江西山区的《禾杠舞》就是这种表现形式。古代山民上山砍柴时,一边敲打禾杠,一边对唱山歌,既美妙动听又赏心悦目。

  5、巧用道具,延伸肢体

  道具的应用与民间舞蹈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构成舞蹈形象的有机部分,是肢体的延伸,是塑造人物、刻画性格的辅助手段,增强了民间舞蹈的表现力。如藏族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水袖,是手部的延伸。

  6、自娱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中国民间舞蹈的参与者自发性强,只求在舞蹈中展示自身的才华和技艺,以达到娱人娱己的目的。他们在劳动中享受生活,在表演中享受快乐。

  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虽然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却又包含共同的元素和动作规律。这种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民族民间舞的审美概念。

中国民间舞10

  民间舞是一切舞蹈的艺术之母。它从原始的舞蹈中脱胎出来,既是原始舞蹈的升华,又是舞台表演性舞蹈的基础,那么,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系统、有规范的继 承、研究、融合、创新,既要掌握系统的民间舞蹈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训练的技巧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蹈作品创作能力。同时努力 提高素质,净化心灵,高尚志趣,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启迪智慧,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对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学习,形象化的了解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舞剧 作品,开阔眼界,给今后的舞蹈实践提供重要的基础,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舞蹈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

  中国民间舞是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样漫长的历史性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舞蹈文化艺术,它并不是舞蹈界的学术权威凭空想象出来的艺术术语或艺术名词,它是经过千百年来的艰辛磨练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它本身含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内容。反过来说中国民间舞蹈是由各个民族具有的不同特点、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各个民族又以自己各个地域的不同地方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孕育出多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那些失去了审美价值或因历史上某此原因被遗忘、被失落、被禁止的民间舞蹈,成为了历史民间舞,那些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得到认可和接受的就流传至今,并被时代生活赋予了新的内容,促进了中国民间舞蹈的向前发展,演变成今天舞文化中特殊的主体地位。

  民间舞的概念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是源自于民间的舞蹈,它是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诸多舞蹈艺术种类的来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产生,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着一定历史务件下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状况,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注入新的内容,表达着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思想感情,并有着独特的舞蹈风格和个性特征,它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来源,并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传承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情贯古今的艺术。

  中国民间舞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体系,是伴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日益繁荣与不断升华的中国舞文化。中国民间舞蹈跨越数千年悠久历史流传至今,依然盛行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不断孕育着时代精神,不断由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发展,不断注入其新的艺术活力,才使其得以繁衍生存,推陈出新。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舞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反映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生命律动的呈现,群体活动的形象。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娱乐、集体传承的中国舞文化。

  民间舞的起源和发展

  民间舞蹈起源于民间,起源于古代各民族的社会氛围和日常生活,是人们最原始的精神表现形式之一。民间舞蹈是人们的艺术之母,它伴随着人类生活繁衍而来,又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它在时代的转折中不断更新,在继承扬弃中得以升华,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心灵相通的民间艺术,永恒地存在于人民的艺术生活中。

  远古时代,以农牧为主的我国各族人民,在物质上依赖土地,精神上崇拜神灵构成了原始民间舞蹈萌发的时代背景。

  中国民间舞蹈是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思想感情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体动态文化,是通过人的形神来传神达意,抒发情感的。早在史前时期,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劳动中就懂得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人体动态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感情了。那时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无论是生产劳动、游牧狩猎、战争鼓动、宗教祭祀、风土人情、娱乐典礼,可以说每一项重大活动都没有离开舞蹈,而这些舞蹈自然都是由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在自编自演舞蹈活动中,真实地表达最广泛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丰富和装点着他们单调、古朴的生活,伴随着他们的苦乐人生而存在和发展着……

  中国是一个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孕育了五千年的艺术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中华儿女集体创造的优秀的灿烂文化,其中舞蹈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自己独特、耀眼的光芒。舞蹈艺术作为一种人体语言艺术,它是“活的雕塑、动的画面”,对于那种无以言说的深刻情感,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情感,舞蹈诠释得淋漓尽致,透彻之极。而民间舞又是舞蹈中的典型,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造型,丰富淳朴的表现形式,活跃在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中,促进着中国古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民间舞蹈是全国各族人民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

  民间舞蹈――是民俗的表现者和传承者。如果从民俗和艺术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民间舞特征和发展规律,就会发现民间舞和民俗事象有着透彻的联系,二者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民间舞蹈是从广大人民的实践与生活中得来的,且与民俗事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岁时民俗活动中“欢度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人生礼仪民俗中的“婚礼舞”、“宴席舞”、“庆典舞”、“丧葬舞”;生产民俗中的“庆丰收舞”“农家乐舞”;信仰民俗活动的“宗教祭祀舞蹈”等都属于民间舞的范畴。

  在诸多民俗活动中,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的形象和高超的技艺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使民俗事象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民间舞蹈也正因为有了固定的日期,有了固定的地点举行,也就充分保证了舞蹈形式的世代发展和传承,再现其艺术精华。

  民间舞蹈的传承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舞蹈也随之分化发展,一部分成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宫廷舞:一部分仍保留在奴隶的中间,未登大雅之堂,继续在民间流传、发展、升华。由于出现了专供统治者们观赏取乐的宫廷舞蹈和用于皇宫祭祀的礼仪舞蹈,所以民间舞蹈就被划分出来,流传于民间,不断的发展创新。从原始性上升到社会性,从感情宣泄到托物言志,从娱乐和祭祀发展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古往今来,中国民间舞始终遵循着“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的美学传统,不断由人民大众在劳动中产生、发展和创造,注入其新的活力,使民间舞蹈的艺术风味土而土香纯朴,趣而风趣动人,俗而不落俗套,调动起参与者的热情,引发起接受者的共鸣,再现其中国民间舞蹈艺术的深层内涵,让人民充分享受到高度文明社会的精华文化和上层艺术。

  民间舞是一切舞蹈的艺术之母。它从原始的舞蹈中脱胎出来,既是原始舞蹈的升华,又是舞台表演性舞蹈的基础,那么,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系统、有规范的继承、研究、融合、创新,既要掌握系统的民间舞蹈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训练的技巧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蹈作品创作能力。同时努力提高素质,净化心灵,高尚志趣,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启迪智慧,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对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学习,形象化的了解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舞剧作品,开阔眼界,给今后的舞蹈实践提供重要的基础,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舞蹈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舞也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演化,逐步可形成以下特点,与古典舞、芭蕾舞等有着本质上和形式上的区别。

  1、继承性:中国民间舞蹈保存着许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民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升华。

  2、群众性:它是人民群众集体表演、集体传承、集体创作的成果,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源于生活,创为艺术。

  3、自娱性:每当人群聚集最众多、最激动、最活跃的集体场合,都是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抒发“他们”内心的思想情感的时候。它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民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4、适应性:它是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适应着时代的潮流与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避免脱离生活,“闭门造舞”,要对新的时代人物,新的社会风貌具有新的感受,在艺术创作上有真正的新意,鼓舞感动着一个时代阶段的人。

  5、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民族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显示出其它地域或民族的影子特征。但在民间舞蹈中,不能为了卖弄技巧而生搬硬套。

  既有节奏的变化而又有规律的动作技巧,才叫舞蹈。在继承传统的民间舞蹈训练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机械的复制动作上,做一名被动消极的动态传播者,而应该潜心于学习,从动态表现中去挖掘民族的核心动律。

  民间舞蹈是一种人体语言表达形式的文化艺术,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技能技巧的具体体现,还包含着许多深邃的意境。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将自己的心态融入舞蹈训练中,亲身去体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刻苦锻炼自己的舞蹈基本功,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性,最大限度的开展肢体的表现力,掌控舞蹈的技术技巧和舞蹈的风格韵律,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培训正确抒发情感、完整刻画舞蹈形象的艺术水准。

  民间舞的技巧技能是为了舞蹈所要表达的特定情绪而创造出来的,是符合具体的舞蹈剧情中的需要的。

  我们挖掘、搜集、整理民间舞蹈素材,主要的目的也就是表现现实生活,从生活出发去提炼舞蹈动作,创作生动的艺术形象。

  舞蹈创作是基础,应努力参与到创作中去,既要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舞蹈的技巧技能,更要编排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舞蹈节目。

  民间舞蹈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宝库,而且是舞蹈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任何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吸收民间舞的丰富营养,反复提炼加工,使之更切合于特定社会阶段的需要,从而广泛流传,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舞蹈工作者,就应该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自己的舞蹈训练技能和技术技巧,发掘民间舞蹈中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更多更好地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精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舞蹈一定会附和着时代的脉膊跳动,娱乐于群体,服务于人民,促进着中国舞文化的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创造中国民间舞蹈的新的辉煌。

【中国民间舞】相关文章:

1.中国民间舞的风格

2.中国民间舞及其教学特点

3.中国民间舞的风格与规格

4.中国民间舞与音乐的关系

5.中国民间舞技巧

6.浅析中国民间舞

7.中国民间舞的有哪些

8.中国民间舞的技巧


郑州舞蹈中专学校郑州市舞蹈艺术学校郑州舞蹈中专河南艺校3+2大专河南舞蹈五年制大专郑州舞蹈学院有舞蹈专业的中专学校郑州有哪些舞蹈中专学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或网友推荐,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