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旋转是技术技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种重要性表现在它既具有独立又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技术动作群,还能够在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其它技术动作群中起连接、修饰作用。它的点与面的流动构成了舞蹈语汇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技巧,它的动势规律与身法连接产生的语言性更是中国古典舞训练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在速度、控制能力、重心、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方法,尤其是对旋转在起、行、止过程中发力的训练及身体各部位的训练更是结合自己的学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分析,从而希望在今后的课堂训练中能够发挥其应用性价值。
关键词:旋转;速度、控制能力、重心、协调能力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前言 “所谓旋转是指人体围绕着一个支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舞蹈中的旋转是指人体在地面或空中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舞姿形态,围绕一个支撑点或一个中心轴而产生的转动,旋转的舞姿、动力和重心轴是构成舞蹈旋转的三大要素,原地转、行进转及空中转构成舞蹈旋转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一)速度的训练 旋转动力的大小决定转速与转数。旋转速度的快慢与旋转圈数的多少取决于推地力量的大小。也就是说推地力量大旋转的速度就快,圈数就多;反之,速度就慢,圈数就少。要想让旋转的速度加快还必须强调主力腿迅速直立半脚尖而且一定要在半脚尖上旋转,不能主力腿的脚掌和脚跟倒换。还要注意旋转时肩找肩,胯找胯,螺旋式往上转越高。而不能肩和身体外撞或者倾斜不往回旋。这些都是提高旋转速度的一些方法和要求。然而在旋转中根据风格特点的要求,有的就需要速度快,有的则需要相对慢一些。
(二)在起、行、止过程中发力的训练 1.起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旋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各种转有着不同的起范儿方法,舞姿不同,起范儿的方法不同,发力点的形成也有所不同,它包括在什么脚位上的准备,手的路线与姿态,起范儿发力的时间,舞姿形成的角度等等。因此,分析各种舞姿转的构成元素,就是开好和练好舞姿转的重要环节。
2.行 (1)基础转中说到“反掖转”它的舞姿小,旋转的阻力也小,身体的重心比较集中,很容易使身体旋转。另外,动力腿掖腿,膝盖用力外开,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这样,动力腿膝盖不能有力地跟随身体旋转的走向,增加旋转的数量,这种旋转是“反掖转”身体直立,舞姿小,重心集中,是这种旋转的主要特点,它符合我们对基础转训练的基本要求。
(2)完成拧身舞姿旋转动作,要注意“走上身,留下身” 、“走下身,留上身”的配合关系和动势特点。民族舞姿转是中国古典舞风格性较强的训练,是在拧、倾、仰、俯姿态上的旋转,这类转的技法要求较多的是留下身走上身,是以身法带动的转。
(3)谈到流动转的行首先必须设法了解怎样去移动,一般人的错误都只动脚而不移动身体,既然要移动就必须先谈到动力。动力来自于重心脚的推送或拉拔。将身体以头为中轴划切为左、右两个整体,必须强调肩、胯、腿三者为同一整体,同步协调发力。在旋转时的那一刹那,不要一直想要移动向前,要记住旋转的要领。眼睛要盯住前方一个目标。快速留头甩头后眼睛继续盯着目标方向,别乱甩头,或眼睛往上飘。眼睛的目标确立了,才能让动力发挥其作用。
3.止 在中国古典舞旋转训练中,转完后的亮相不仅仅只是达到一个结束的目的,同时还是加强旋转难度的一种训练手段。中国古典舞舞姿丰富,旋转之后接各种舞姿的亮相必然要结合重心的变化、运动路线的变化,不同的处理有不同的难度要求,这本身又增加了旋转的难度。不同的处理突出了他们不同的训练性。因此,“动力是旋转得以进行的基本保证。没有动力,也就没有旋转。”这句话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三)蹲的训练 蹲是旋转之前的重要准备过程,在旋转开范儿的步骤中,蹲――推――立到形成旋转姿态的空范儿练习,是一个不“转”起来的转的训练,他强调了蹲在旋转中的重要作用。蹲和推的过程是双腿从“松弛” 的展开到瞬间“收缩” 直立的过程,上身是“松”和“紧”的对比,手臂是“张”与“合”的对比,都是配合蹲――立起到协调一致的作用,因此蹲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旋转的质量。
在转前,从四位半蹲到起转之前打开手时,一定要加深蹲,如不加深蹲,起范时就会缺少从下压得劲儿到推立的对比,立时就会出现不及时的现象。与此同时,脚下也一定要踩的结实,要有往地面下钻的劲儿,如果主力推从蹲到立的支撑不结实,就会出现蹦蹦跳跳的现象。
(四)手臂的训练 正确的手臂路线配合是保持旋转的重心平衡的重要因素,在直立转中,人体是一个圆的圆心,是中心点,左右手臂在侧平举位上向两旁延伸打开。成为圆的半径,两只手臂必须保持对称的“等距离”,起转回收双臂的力量才均衡,帮助人体重心的平衡与稳定,它也是一个张开和回收力量使用的对比。舞姿旋转是手臂保持旋转重心平衡的重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圆心,两只手臂必须保持对称的“等距离”,起转回收双臂的力量必须均衡,才能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与稳定。因此,它是完成旋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手臂也是掌握人体稳定平衡与加速旋转的关键部位。
(五)头的训练 (1)头起到固定和寻找方向的作用 头部训练时应明确头在动作过程中的主动部位是额头,保持由额头主动带动,眼睛同步配合。眼睛盯住正前方平视的一个固定的目标,防止在转动中变换方向。 (2)头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在训练时要保持直立状态,收腹、立腰、沉肩,肩和胯在动作中保持在一个垂直面上,随着脚下连续的小八字换脚进行留头和甩头的练习。 (3)头起着协调、并能连续转和协助加速的重要补充力量 甩头一定要连贯,如不重示甩头,一圈以上时,每一个之间有瞬间的停顿,使甩头不连贯,阻碍了转的惯性,对旋转加速方面也就受到了限制。 (4)头掌握着旋转的节奏,起着调节转的速度和增加转的数量的作用 甩头要及时,两圈以上时,头就是重要的动力,应随着转速不断地留头甩头,才能保持惯性,增加数量。
(六)旋转连接的训练 连接性旋转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在动作过程中变换或迁移重心支撑方式。比如说平转接掖腿转,这个转的连接特点就是有双腿支撑重心变为单腿支撑重心进行旋转,所以要强调转换过程的清晰和准确,同时还不能减慢速度。
结语: 旋转是技术技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旋转的点与面的流动构成了舞蹈语汇的一部分,旋转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不仅是一种技术技巧,它的动势规律与身法连接产生的语言性更是中国古典舞训练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有着十分丰富、十分独特的民族舞姿,它们建立在拧倾身体形态的基础上。我们想要完成高质量的中国古典舞旋转,体现出鲜明的风格特性,就需要在控制能力、重心、协调能力、速度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李炜、任芳教,《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第142页。 [2] 李炜、任芳教,《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第142页。 作者简介:赵涵(1986.12),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秦皇岛,200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学历:本科学士学位,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民间舞,教师,职称:四级演员,研究方向:主修中国舞方向。 潘娇娇(1987.5),性别:女 民族:汉族籍贯:河北保定,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学历:本科学士学位,主修中国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