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其民间舞蹈以胴体的轴向转动、灵巧的小腿动作以及丰富变化的胯部动作为典型特征。任何一种民族舞蹈典型动律都产生,都离不开其民族文化。本文从分析羌族舞蹈丰富变化的胯部外在动律形态入手,进而分析其外在形态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在文化成因。
关键词:羌族;舞蹈;胯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111-01
羌族,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早期分布在广大的西北甘青地区,后不断发展分化,一部分迁入中原成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一部分多次向南迁徙,演变发展成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民族。隋唐以后,羌族大部融合于汉、藏和其他民族。羌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
一、羌族民间舞蹈动律分解
羌族民间舞蹈作为羌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独特的舞蹈动律和优美的造型,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我国民间舞蹈增添了新颖别致的语言。羌族民间舞蹈同其他民族民间舞蹈一样,可分为祭祀性舞蹈和自娱性舞蹈,各种舞蹈又有各自不同的表演形式、内容与特点,或欢快跳跃,或沉稳庄重,或古朴虔诚,或端庄秀丽,但胴体轴向转动这一舞蹈韵律,却贯穿在各个舞种中,成为它的基本韵律。而胯部灵活多变,复杂变换的独特动律,成为羌族舞蹈最具本民族特色,最具有代表性典型特征的舞蹈语言。
根据羌族民间舞蹈胯部动作的运动路线,力量等不同,胯部动律可分为以下几种:
1、顶跨:动力腿向前、后、旁踏出,同时移动重心到动力腿,形成的胯部向前、旁、后顶出的舞蹈动律。根据其节拍处理、力量幅度、方位变化,可分为“单顶和双顶”、“脆顶和柔顶”,“前顶、后顶、旁顶”等。
2、摆胯:胯部随着步伐的横向移动及重心变化,顺势形成的胯部左右横向顺边摆动动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对“萨郎”、“巴绒”的动作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摆胯的详细描述:“第一拍,左脚左横移,右脚脚跟离地,右膝略靠向左膝,出左胯。第二拍,做第一拍对称动作。”【1】 “第一拍,右脚向右踏一步,微屈膝,左脚微离地,胯向右摆。第二拍,左脚靠向右脚踏地为重心,双膝微屈,胯向左摆。”【2】
3、甩胯:按附点节奏,一拍内,右胯主动向左快速转出再立即返回,形成一种特殊的胯部轴向往复转动的动律。在对“巴绒”的动作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双脚原地先右后左快速踏地,同时胯向左转成右胯对右前方再立即返回原位,上身保持平稳,膝先屈后伸”。【3】
4、转胯:转胯可分为平圆转胯和立圆转胯。平圆转胯是胯部随着脚下辗转,形成360度的胯部平圆大摆动划圆动律。可原地做,也可移动重心变换方向做。立圆转胯是胯部随着脚下步伐的横向移动及膝部屈伸,形成胯部立圆划圆动律。
二、胯部动律成因分析
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并非偶然,同样,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的,是根据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造出来的,并且通过各种祭祀、礼仪、民俗活动在群众中直接传承、流传下来的,积淀着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现象。也正是这些自然环境、生产劳作以及民族文化现象等促使了羌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变的胯部动律形态的形成。
1、自然环境 任何一个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这一地区人们的性格、审美习惯、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并在舞蹈的动态形象中留下印迹。 羌族长期居住在高山或高半山的地区,生产劳作都要往来于陡峭险要的山路上,加之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依赖人力背运,更加大了行走的难度。于是,在走山路的时候就会出现用脚试着探出,重心由后慢移至前的情形,加之人们在通过狭窄的山路、桥面时,侧身横着走,可以保持重心的稳定等因素,久而久之这种生活中的动态特征渐渐融入到舞蹈动作中,自然形成羌族舞蹈中丰富独特的胯部动律特点,并且这一舞蹈特点贯穿于羌族的各个舞蹈形式之中。
2、生产劳作 舞蹈起源的“劳动说”肯定了人类的劳作方式、生产方式对于舞蹈产生的极大影响。不同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能赋予舞蹈不同的形态和动律,从而构建源于不同劳作方式的舞蹈语汇,并且最终形成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舞蹈文化特征。
羌族舞蹈中表现劳动欢快情绪的筛花椒舞蹈、表现收割、晒玉米的舞蹈等,出现的单腿跪蹲胴体轴向转动的动作,很像羌民围着丰收的玉米包在搓粒;在表现爱情的《对衣角舞》中,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做屈膝,胯部转动的动作时又像在堆满粮食的晒场上筛簸谷物的农业劳作;另外,在舞蹈中出现的“顶胯”、“转胯”等形态很像模拟茂密的农作物随风摆动。
3、原始宗教信仰 舞蹈是原始宗教祭祀仪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的体现。羌族信仰多神,有崇拜妇女的习俗,也有表现生殖崇拜的宗教仪式,这是羌族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观念在舞蹈的形式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也就形成了羌族舞蹈独特胯部动律特征。
原始社会羌民为了祈求丰收,每逢春耕之际,要由生过孩子的年轻妇女到固定的场所赤身裸体的跳舞,舞蹈动作有顶胯、转胯、坐胯等动作,在祈求丰收的舞蹈中更有模拟妇女产婴过程的动作,借此祈求来年的庄稼丰产。除此外,从萨朗舞蹈起源与女神相联系的传说,以及与萨朗舞蹈有密切关系的妇女群体性活动“瓦尔俄足”节日看,女性在羌族人心目中是唯美而崇高的,带有原始母系崇拜的遗存。因为女性可以孕育生命,可以繁衍壮大族群,主宰着人的身体,散播神的信息,因此舞蹈中会有显示女性“S”型的舞姿及突出、夸张女性胯部的动作。
结语 民间舞蹈是一个深邃的文化载体,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某些文化因素,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保存在舞蹈中。舞者的动态形象是可以看到、感受到的文化标志,而形成这种气韵和审美心理的诸多因素,则是不易被发现、被理解的深层文化。
羌族舞蹈独特的胯部动律,并非仅是表象的舞蹈动律形态,而是羌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我们在对其“有形”外在形态、动律特征的认知时,更是要认识到其内在“无形”的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有形”,认识“无形”,不仅可以了解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形成与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探寻属于这个古老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内核。
注释: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 P1281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 P1346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 P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