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出看到惨烈处让人惊心动魄、看到悲怆处让人泪水满面的舞剧。当大幕合上,“1937年12月13日”字幕定格住这个发生南京大屠杀历史惨剧的时间,2014年12月13日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首个国家公祭日拉响的警报仿佛依然在耳边长鸣。这就是由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编导门文元、刘仲宝)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
舞剧改编自严歌苓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相较于人们耳熟能详又饱受诟病的同名改编电影,舞剧的改编是出色而成功的。舞剧剧情结构完整、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思想深刻、情感丰富饱满。在电影为“十三钗”赴会日军庆典戛然而止之处,舞剧对“十三钗”的命运展开了正面描写:她们以柔弱之躯向日军拼命一搏,她们以钗(簪)为器向日军作最后的抗争,她们舍命救出女学生齐赴魔窟不是去任人蹂躏和宰割,而是有一个“中国人”的信念在支撑,是慷慨赴死。舞剧的这种书写,极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使全剧脱去“俗”气,让一群烟花女子蜕变为具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
“十三钗”的精神蜕变并非简单的“突转”或意外偶然。在前三场中,舞剧精心塑造了中国军人戴强的形象。他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炸毁日军坦克,负重伤被玉墨救至教堂,以满腔民族仇恨唤醒所有避难的“金钗”和女学生要做威武不能屈的“中国人”。当日军搜索教堂欲残杀平民时,他挺身而出孤身战敌并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个伟岸的民族英雄和他的精神气概,让“金钗”们的灵魂得到洗礼。女学生们对“金钗”的态度也在共同的命运环境中,由隔膜到关爱。当女学生们献出救命的粮食给“金钗”时,这两组人群的情感水乳交融起来。舞剧设计了战士与玉墨双人舞、女学生与阿顾之舞、“金钗”与女学生对舞、战士与百姓之舞等等,细致地描摹了这几组人物的情感、情绪、情怀。情感变化、情绪深化、情怀升华都在身体化的舞蹈形象中一一展示和揭示出来。
这是一出惨烈的悲剧。这也是我们民族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惨剧的一个缩影。这出舞蹈的悲剧之处在于把一群刚刚获得精神洗礼和灵魂净化的烟尘女子的毁灭呈现给观众。这种美的毁灭所产生的悲剧意识,让观众对屠杀我人民的敌人的愤慨再次激发出来,也让观众对蕴藏在形形色色人物中的不屈的民族精神肃然起敬。历史是我们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教科书。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历经磨难。在面对民族的灾难和屈辱时,无数有良知和血性的贤哲都无情地批判过“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民族丑陋。舞剧《金陵十三钗》取材于这样一个同样发生在“金陵”“秦淮”“古都”“国都”的事件,同样一群“商女”面对着“亡国”和外敌欺凌,但这一群女子改写了历史和她们自己的命运。她们的大义凛然,她们以成人救少女(学生)的牺牲精神,她们以钗(簪)对刀枪的反抗,都象征着古老中国在毁灭中的凤凰涅槃浴火新生,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大敌当前的精神不死和不可战胜。舞剧《金陵十三钗》赋予“钗”以一种双关和象征,也使这部作品自身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舞剧《金陵十三钗》刻意强调了贯穿全剧的音乐《无锡景》,这首曾经广泛传唱、家喻户晓的民间小曲,渲染了无锡乃至江南女子的温柔甜美和她们被屠杀的惨烈,但其中又分明流露出一种至柔至刚的民族性格,与全剧具有强烈视觉造型力量的日军舞、日军军官与艺伎舞、日军军刀舞形成鲜明的美丑、正邪对比。全剧虚实结合的大银幕影像、布景与全剧感人至深的舞蹈形象、舞剧意象形成既高度互补又统一协调的舞台艺术效果,也是令人称道的一种艺术创新。如果在最后能补充一段“十三钗”们抱定赴死信念的“钗(簪)”舞,在与敌抗战时阿顾不是被发现男扮女装而是主动带领众“钗”搏斗,效果应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