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贾素华),搜集于网络,为需求舞蹈论文的舞者朋友们提供学习参考,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3.1 体育舞蹈的健身作用。
体育舞蹈可以改善人体骨骼.肌肉.血液供应及脑细胞的氧气供应能力.提高肌肉力量,韧带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所以说它是一项极有价值的体育健身运动。参加这项运动会使人身心多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从而收到有益的效果。
此外,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集合,有10种舞让参与者具有广泛的选择空间。摩登舞在节奏适中的舞曲中流畅地运行,配合上起伏的动作、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以及优美的造型,庄重典雅、华丽多姿、风韵独特,可以陶冶气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缓的节奏也是中老年人的首选。而拉丁舞则热烈奔放,节奏明快,充满激情。它几乎可以锻炼人的每个部位:肩部、手臂、腰部、腹部、臀部、腿部等,动感的音乐,又能让人忘却烦恼忧郁。故而,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喜欢上了拉丁舞。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强健身体,同时还可以调节和促进心理健康。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贤在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百病皆生于气”的论断。可以见得,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积极参加体育舞蹈活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地高于普通常人,这说明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优美的舞姿和轻快的乐曲相伴下,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放松,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体育舞蹈活动既增进了舞伴、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了社会生活,又提高了参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在大小城市的晨晚练点,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小区居民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体育舞蹈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之一了。
3.2体育舞蹈的健美作用。
体育舞蹈可以加强身体代谢活动,增加能量消耗,使身体得到均衡发展,经常练习能形成良好的体态和优雅的气质。
3.3体育舞蹈的健心作用。
舞蹈是“情动于中,形于外”。说明了舞蹈的抒情特征和表演特征,因此因此舞蹈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审美性。体育舞蹈集舞美、音乐美、体态美和服饰美于一体,富有强烈的娱乐、竞技、表演色彩。参加体育舞蹈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身,提高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协调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人不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消除工作和学习中的紧张疲劳状态,使人们的思想境界进入到一个更新层次。并提供良好的人际交流机会,对人的情绪、行为等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4体育舞蹈音乐的特点及功能
体育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离不开节奏、节拍与速度。体育舞蹈的感人之处,正是美妙动听的音乐和自然优美的身体动作和谐的统一,它不仅能创造出美的意境,更能体现体育舞蹈健与美的特点。体育舞蹈正是通过音乐的美来强化人体运动的美,以增强感情色彩。
4.1体育舞蹈音乐风格
体育舞蹈音乐在突出特定韵律的流动中,力求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的完美结合,它是体育舞蹈追求的另一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舞者将共性化的节拍形式降到从属地位,而把共性化的音乐形象及其韵律特征放到显要的突出地位。如快步舞是波士顿舞和一步舞的舞步演化而来的,两者都是在19世纪末,随着黑人拉格泰姆乐和爵士乐的问世而出现于美国的。它舞曲明亮、欢快,舞步轻快活泼,跳跃感强,舞步组合有跳步、摆腿、滑步,舞姿轻盈、飘逸,表现了人们的激动心情,欢快的音乐、精巧的舞步、轻松愉快的心情就是快步舞特有的风格。
体育舞蹈音乐通过运用有表情的动作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的操作过程,它们包括:情感、心理、行为、社会人际及精神方面的功能。体育舞蹈音乐利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情形关系机制,以达到调整人的情绪目的。
4.2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与作用
体育舞蹈音乐能使机体发生有益的共振,使各器官系统功能协调一致。练习体育舞蹈能够增加呼吸深度,从而使膈肌和腹肌的活动量增大,对肝脏和胃肠起到按摩作用,增强消化功能。体育舞蹈音乐还具有降低血压、维护大脑健康的作用。人在听音乐时都会感到心情恬静、头脑清醒,这表明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能起到健脑的作用,所以说体育舞蹈音乐对精神和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
5结论
体育舞蹈音乐和体育舞蹈活动结合,具有促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营造高雅生活氛围、治疗疾病等多重价值与作用,有利于人们形成完美人格,这种健身形式是大众健身运动的发展方向。它能够满足现代人对趣味体育生活的需要。因此,应当在社会大力开展这项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使体育舞蹈的社会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标准也越来越高,他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在生理、心理上也要求健康,这才是衡量现代人健康的标准。而体育舞蹈正是这两者结合最好的运动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1]白建超。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体育教学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5-117
[2]何忠.试析体育舞蹈华尔兹的舞蹈技巧[J].湖北体育科技,2004(3):380-382.
作者:
贾素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