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界

舞蹈界

教育资讯

傩祭、傩仪、傩舞与面具-舞蹈基本知识

舞蹈界 郑州舞蹈学校 2022-04-06 15:22:31

傩文化漫谈

傩仪规模愈大,法师的人数愈多

每次傩仪所需法师的人数,是按规模大小而定,其规模又是以傩仪全过程的天数而体现的,有一、三、五、七天不等。程序复杂的大傩,要把傩道场做得圆满,一定要借助伏义、女娲以及 开山 、 开路 、 土地 等20多位神灵的 通天之力 。据说,法师愈多,所念的经文和咒语就愈多,请来的神灵数目也就愈多,能力也愈大。

法师的头目是 端公 。端公手下的行傩小组约有五至七人,主要是辅助端公施行次要的法事,如办换击鼓、打锣、唱文,并且还要演出小型杂剧,任务颇为繁忙,而整套法事的主要程序,当然还是要由端公亲自担任了!

傩爷 、 傩娘 端坐傩堂上

大傩仪式可以分布两部分,就是 冲傩 和 还愿 ,原来 傩 字由 人 字和 难 字组成,即人遇到难的意思,而 冲傩 的目的,便是要以傩仪来冲掉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而驱鬼逐恶之后,还要迎神接福。这便是 还愿 的意义所在。

举行傩仪的地方是傩堂,由主人家和法师一起布置而成。堂屋内,正面墙壁的中间挂着画了众神灵的长幅画卷,左边伴着师祖的画像,右边则挂了神像图。神像画下在桌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祭品、香烛纸钱,以及端公的道具,还有 傩爷 、 傩娘 的塑像端坐在桌上。

傩戏和傩戏面具

在古代的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了关于远古以来的傩祭、傩戏的许多记载。《古今事类全书》说: 昔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于是以岁十二月,命祀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焉。 该文献载明了原始社会末期--颛顼之时就有了傩祭的活动,《事物纪原》说: 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 则指出从周代开始有驱傩活动,虽然二书关于傩祭之始在时间上相差上千年,但无论如何,傩祭在上古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傩祭已经非常盛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 傩 发生了从人的神化到神的人化、从娱神到娱人、从艺术的宗教化到宗教的艺术化的转变,傩戏应运而生了。从傩嬗变到傩戏,大约是宋代的事情。宋代成书的《东京梦华录》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

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胃,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熏门外,转龙湾,谓之 埋祟 而罢。这段文字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带有明显的戏剧特征。释道隆《大觉禅师语录》有一首诗曰: 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 这首诗讲的是南宋时期四川涪陵一带流行着戴假面表演的傩戏。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惨透,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都、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时至今日仍为摊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傩戏群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即地戏、傩堂戏、变人戏。

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在摊祭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傩祭的方相氏佩戴着 黄金四目 面具。《周礼·夏官》说: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驱疫。 方相氏成 了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样神秘可畏。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傩文化:寻找湖湘文化之源

记者 蔡栋 访谈者 林河

对“傩文化”三个字,人们也许并不感到陌生。但“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傩文化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的发祥地在哪,它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如何?

在傩文化专家林河的书房里听这位75岁的“奇人”侃傩文化,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书房窗子两侧是两长溜“顶天立地”的大书柜,里面密密麻麻摆满了书。进门的左侧墙上,挂着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的书法。正文是: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上款是:“林河先生大方家法教”,“方家”还嫌分量不够,前面还要加个“大”字,可见张仃对林河的看重。

张仃是海内外知名的大画家。不光画家看重林河,音乐家谭盾也是林河的忠实读者,看了林河的书就要。林河将自己51万字的专著《中华文明基因初探——中国巫傩史》送给谭盾,谭盾高兴得不得了,特意拿着书和林河照了好几张像,还打破砂锅问到底向林河请教青铜器上的花纹在傩文化中是什么含义。

林河的居室里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傩面具,颇有些神秘色彩。谈起和“傩”结缘,林河幽默地说:几岁时就开始了。舅公是师公,常去做道场,我就在旁边“见习”。80年代初,他参加“傩戏学会”,一深入进去,感到里面的学问大得很,遂开始系统研究傩文化。20多年来,他湘西、贵州到处跑,自己跑不算,还带着日本民俗学家跑,至今已“跑”出了200多万字有关巫傩的专著。20年研究傩文化,逼得他学了不少东西:天文地理气象医药,简直成了个“通才”。他学的是音乐,却喜欢画画,书里的许多插图都是自己动手。15年前,还没离休时他就开始学电脑,至今已用过四台电脑。喜欢探秘的林河每个“格子”都打开看,有时弄得归不得原,也不“悔改”。电脑玩多了,竟“玩”出了自己的道道。学五笔字型,打出了200多万字的著作不说,还自己总结出了一条更便捷的打字法,名曰“两小时电脑速成法”,常不避“王婆卖瓜”之嫌,热情向朋友们推介。一个是最古老的文化,一个是最现代的工具,二者在林河那里竟是如此珠联璧合。

林河自谦他的一些学术见解只是“一家之言”。对于一个以认真态度治学的人,我们不妨听听他的“一家之言”。

记者:林老,你出了那么多有关傩文化的书,这些书又得到了国学大师、北大教授季羡林、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其庸等的高度赞扬,您能不能用通俗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傩文化?首先,请问什么是傩文化?

林河: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简而言之:从原始信仰的角度来说,“傩文化”就是“神农文化”。是古代中国农耕民族为了祭祀农神——傩神而创造出来的原始文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是神鸟的崇拜者,所以“傩文化”也就是“鸾(luan)文化”;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最早种植的是糯稻,所以“傩文化”也就是“糯文化”。由于原始人的语言简单,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往往是用一个相同的音加上声调变化来表达,有了文字之后,就用象形、会意、记音等方式来区分。因而就出现了这一类同音异字的复杂现象。

记者:傩文化为什么要叫“傩”呢?傩文化为什么就是“鸾文化”?

林河: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因此,“傩”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傩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产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雀、鸾是一音之转,因此,这种被中国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鸾鸟,在中国古籍上有雀、雒、鸾、丹雀、彩鸾、鸾凤、丹凤、凤凰等种种称谓。这就是我所说的,为什么“傩文化”就是“鸾文化”的原因。

记者:为什么说“傩文化”又是“糯文化”呢?

林河:我们所吃的大米饭,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较大的演变。中国的先民最早栽种的水稻是糯稻,随后,因为原始的糯稻产量很低,而且脱粒困难,又培育出了产量较高、容易脱粒的“粳稻”,即“中国粳”。最后,又推广了产量更高、可用机械脱粒的“籼稻”。“喝水不忘挖井人”嘛,中国便把最早栽培的稻子,依旧叫“糯”,随后栽培的稻子命名为“粳”(古读“更”,今读“京”),最后推广的稻子命名为“籼”了。但因籼稻也有“籼”、“糯”两种,为了进一步区分,便把原始“糯”命名为“粳糯”,籼稻中的“糯”命名为“籼糯”,解决了名称混乱这一矛盾。

在历史上,“种糯民族”被称为“糯民”,“糯文化”则是“种糯民族”创造的文化。在中国古籍上,往往称中国的南方民族为“雒民”、“倭人”、“僚人”、“骆越人”,字面虽不同,但都是“糯”字的一音之转。

记者:中国的“种糯民族”为什么要崇拜鸟雀?

林河:原始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创造文化的,原始人哪里懂得什么水稻耕作技术?他们的水稻耕作技术是从鸟兽那里学来的。中国古书上不是记载有:舜皇帝时有象为之助耕,禹皇帝时,有鸟为之助耘的故事吗?过去人们往往认为这是荒诞无稽的神话,却不知这是真实的历史写照。原来,生长野生稻的沼泽地,也是鸟兽常来觅食的场所,水稻生产与其他作物不同的特性之一便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鸟兽春天到沼泽地里觅食时,将泥踩烂,起了个春耕作用;夏天去沼泽地里觅食,将水稻的须根踩断,让它分蘖,起了个耘田作用。正因为有鸟兽的助耕助耘,野生稻才能得到丰收,人们才能够有粮食秋收冬藏。后来由于人类的迅速增长,水田多了,鸟兽的助耕助耘大大落后于时代了,人们才仿照鸟兽的方法,创造出水田的耕耘技术来。原始人不懂得科学,便把这些助耕助耘的鸟兽当作神鸟神兽来加以崇拜,这就是中国的“种糯民族”为什么要崇拜鸟雀的原因。

记者:那么,傩文化的诞生地在哪里呢?

林河: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处于北纬30度左右。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中国农业文明的核心文化是水稻文化。水稻是一种喜暖畏寒、宜水忌旱的农作物。因此,只有在北纬30度左右,具有平原和沼泽地貌的地区最适合水稻的生长。中国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大面积水域和它的水源地都有可能是水稻文化的发祥地。由于“傩文化”是农耕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只能依附农耕文化才能生存。因此,它也应发祥于上述地区。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以及我对各地综合实力的评估,中国水稻文化的发祥地,应以中国第一大湖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为首选。洞庭湖地区正处于北纬30度的锦绣江南,延绵八百里的水域处处都有广大的沼泽地,是生长野生稻的理想环境,有发展农耕的最佳条件。我个人认为:水稻文化的发祥地应该是具有万古粮仓实力的湖湘地区。作为水稻文化的意识形态,傩文化当然也应产生在这一地区。洞庭湖地区不但出现了9000年以前的彭头山遗址,而且还有大批时代相近的文化遗址,犹如众星拱月似的环绕着彭头山遗址,连绵千余里,持续数千年。不像其他地区,有的虽然有古老的历史,但后继乏力,没有历史相近的遗址来传承它的文化,有的地方虽然遗址密布、文化发达,但历史却没有洞庭湖地区悠久。更具体一点,中国最早的农耕定居点及傩文化艺术的发祥地,竟都集中在过去被人称为蛮荒之地的湖南西部的古黔中地。这事也许令人感到意外,但具体考证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我已另写专文郑重考证其事,这里只能点到为止。

记者:傩文化离我们这么久远,研究傩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林河:上面说了,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傩文化”则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农耕阶段的意识形态。因此,研究“傩文化”与研究“儒家文化”的意义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但由于“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中华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傩文化之中。因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DNA(基因)。我们研究生物的DNA,能够在生物学界产生一场空前的生物学革命,我们研究物质分子的DNA,曾导致了原子弹、宇宙飞船等尖端科学的诞生。我们也同样可以企望从中华文明之源的傩文化基因中,清除阻碍社会发展的有害基因,筛选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基因,使我们的祖国能够突飞猛进地前进。我的这种理论是跟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学来的,他曾告诉我:“旧式的驯化稻之所以不能再增产,完全是驯化过度的结果,要想进一步增产,就必须在驯化稻中注入野生稻的野性基因,获得远缘杂交优势,形成良性组合、恢复它的野性活力。”因此,如何利用文化基因的良性组合,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幸福、公正、公平、充满活力的未来社会,这就是研究傩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我研究傩文化的最终目的。

记者:请问傩文化与湖湘文化是什么关系?

林河:考古发现已证明最早的水稻文化发源于湖湘大地,则作为水稻文化意识形态的傩文化的发祥地,当然也会产生在湖湘大地这一方热土上,因此,我认为:傩文化就是湖湘文化的根,至少也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中国的各个民族都对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若进行一次全国大评比,湖湘人创造的傩文化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贡献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就目前的考古资料而论:临澧县竹马村出土了18000年前的高台式木楼,道县玉蟾洞出土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15000年前的圆形陶器,是湖湘人开辟了中国的第一块水田(彭头山文化),是湖湘人开辟了中国的第一条灌溉水渠(彭头山文化),是湖湘人修筑了中国的第一条街巷(彭头山文化)……就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样,在没有马克思主义之前,人民又笃信神灵的古代,傩文化就是当时指导中国农耕民族生产生活的唯一的意识形态。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中国湖湘文化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也就是在湖湘傩文化的指导下取得的光辉成就。

记者:就算是先生的一家之言吧。记得季羡林、张光直(美国)、史式和您等100多位海内外学者提出了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万年的观点,还发了建议书,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万年?

林河:过去,把中华文明定位为五千年,是立足于黄帝的历史是5000年,所以就叫成5000年了。现在有了科学的方法论,又有了考古学帮助取证,我们就应该以科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历史,就不应拘于前说了。我以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之后,发现除了黄帝造车一事之外,黄帝时代所创造的文明,早在18000年前,湖湘地区临澧县的竹马村原始人就已经开始创造,而在距今6000年前,大江南北的原始人就已经完成了。因此,中华文明的历史当然就不止五千年,而应该是一万年或者是一万年以上。

黄帝造车一事,也大有问题。因为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西亚人造车的历史,远比黄帝为早,黄帝时代的车,很有从西亚传入的可能,因此,在没有发现新的考古证据以前,黄帝造车的这一伟大创造,也可能是黄帝吸取外来文化的成果。总而言之,黄帝只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继承者而非创造者,他的功劳是弘扬了中华文明而非创造了中华文明,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创造文明是伟大的,弘扬文明也是伟大的,决不能因为中华文明不是黄帝创造的,就埋没了黄帝统一中国,再创辉煌的伟大功勋。这决不会影响他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地位。也不影响黄河文明在弘扬中华文明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今天必须特别强调的。

林河简介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北京《民间文学论坛》首届“银河奖”一等奖及省部级奖十余次。主要著作有《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三联书店)、《傩史——中国傩文化概论》(台北东大书局)、《古傩寻踪》(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华文明基因初探——中国巫傩史》(花城出版社)

礼·五礼·傩礼 弗 子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关系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礼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就是法,违礼就是违法。礼又是一种宗教,古代的礼也是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所以,中国宗教史常称其为“国家宗法制宗教”。

中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掌管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用这个系统。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简单的说:㈠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㈡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㈢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㈣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㈤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

傩礼,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礼“亦是武事”。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希望这样的回答您不会感觉冗长。~


郑州舞蹈中专学校郑州市舞蹈艺术学校郑州舞蹈中专河南艺校3+2大专河南舞蹈五年制大专郑州舞蹈学院有舞蹈专业的中专学校郑州有哪些舞蹈中专学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或网友推荐,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