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岁与舞蹈结缘开始,她从循化黄河边走向了世界艺术舞台,从舞蹈演员转型为舞蹈编导,通过一部部作品,把撒拉族舞蹈艺术介绍给了世界。她被誉为“撒拉族的阿里玛”。
15岁,走出大山学舞蹈
1951年秋,董淑琴出生于循化县一个普通的撒拉族家庭。幼年失怙的她,由外公和舅舅抚养。
1965年,青海民族歌舞剧团到循化招人,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董淑琴因为出众的身体条件脱颖而出,眼看着可以到西宁上学了,外公却强烈反对。“听说我要上艺校,外公死活不同意,他说我年纪小,走远了家里人不放心。其实我心里清楚,那是他的老脑筋老思想在作怪。最后舅舅对外公谎称艺校是学医的,学成出来后能当医生。外公才勉强同意了。”就这样,董淑琴走出大山,成了青海省艺术学校的一名学生。
已经15岁的董淑琴,身体的柔韧性、软度都不能和年龄小的学员相比,每天的拉伸运动尤其艰难。每次练到腿都肿了,蹲都蹲不下来,走路一瘸一拐的。最艰苦的阶段过去后,她的腿脚渐渐灵活柔韧起来,下腰都能抓住自己的脚面了,这使她信心倍增,并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和学习,并逐渐对舞蹈产生了一种痴迷,训练的自觉性更高了。
1967年年底,艺校撤了,董淑琴被编入歌舞班,继续练功学舞蹈,直到1971年转为正式演员。
转为正式演员后,董淑琴首次饰演的角色是白毛女B角。“开始我有点紧张,总放不开,教练焦福才就耐心地一遍遍纠正我的动作,他对艺术的严谨负责感染着我。”
主演《阿里玛》:
撒拉族舞蹈初登世界舞台
成长为撒拉族第一代舞蹈家,董淑琴至今感谢《阿里玛》,“《阿里玛》为我的艺术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里玛”是撒拉语的译音,指一种红色小果子,青海人称“秋子”;在撒拉族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阿里玛的姑娘聪明美丽又勤劳,集中了撒拉族女性的优点,因此撒拉族民歌中常以“阿里玛”来比喻姑娘。“舞蹈借"阿里玛"这个双关语,以明快爽朗的音调、奔放多情的舞姿,通过男青年对阿里玛的赞美和爱慕,彰显撒拉族女性的风采。”董淑琴说。
“众所周知,撒拉族原来是没有舞蹈的,更别提舞蹈动作了,这是瓶颈,却也给了我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焦福才鼓励我在他编创的撒拉族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于是,我借鉴了现代舞蹈的技巧,大胆尝试了踢后腿等动作。”
《阿里玛》让董淑琴在家乡获得了认可,在回到家乡循化演出时,大家纷纷夸她就是“撒拉族的阿里玛”。
1983年,青海民族歌舞团到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国访问演出,参加迦太艺术节。此前撒拉族艺术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展示平台,董淑琴高度重视。虽然这台节目已经非常成熟,她还是认真排练,仔细揣摩,使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娴熟流畅。天道酬勤,在异国他乡,《阿里玛》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有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叫撒拉族,撒拉族有个美丽的少女叫阿里玛,董淑琴回忆:“我一上场,底下的观众便会不停高声喊着"阿里玛,阿里玛",如潮的呼喊声至今犹在耳畔。”
编导处女作《心泉》
1987年,董淑琴36岁了。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她面临人生抉择:改行或转型。
为延长舞蹈生命,董淑琴选择转型。在经过一段编导实践后,她认识到自己理论素养欠缺,便到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学习。
如今,董淑琴用“辛苦”来定义那段求学经历。“我的文化基础较差,为了能跟得上授课进度,在北京舞蹈学院上学的第一学期,我几乎没有休息日,不是在课堂,就是在排练厅。课堂上的知识当天必须消化,所有23门课程都要取得优秀成绩。我还跑到附近的美术学院学习素描,提高美学修养。一学期下来,我的舞蹈表现力和理论基础课都有了提升,相关的理论评论文章,也获得了导师好评。通过系统地学习艺术概论、舞蹈史论、大学语文等艺术类基础课,我的思路豁然开朗,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
学业结束,回到高原。这时的董淑琴已不再浮在舞蹈本身的层面来看待问题。她常常思考,作为一名撒拉族,自己应该深挖撒拉族舞蹈的精髓,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和优势。
基于这样的思考,董淑琴开始酝酿编导处女作。
为了挖掘民族音乐,丰富音乐表现形式,董淑琴多次回到循化,请当地的妇女演唱民间小调并录音,“撒赫斯”“水红花令”“大眼睛令”等原生态撒拉族民间小调,在当下已是耳熟能详,但那时它们藏身大山深处,无人知晓,初次聆听着这些如泣如诉的音乐,董淑琴被震撼了。每当她迎着朝霞,徜徉在骆驼泉边,或独坐于芦苇荡里,看着大姑娘小媳妇在泉边汲水、洗粮食、嬉笑,便会情不自禁地哼出这些小调,她深深被撒拉族女性展现出的风采感染,骆驼泉,这泓生命之泉飞出她的心头,最终脱胎出女子群舞《心泉》,并一举获得了全省文艺汇演二等奖。初做编导就能获奖,实属不易。
撒拉族舞蹈素材很少,董淑琴就注意把握其独特的生活场景、民族服饰和特色曲调,运用生活模仿性极强的舞蹈语汇,在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间体现民族情趣和民族文化。她总结道:“女性舞姿偏于含蓄、柔美、舒展;男性舞蹈则显得热情奔放、果断干练。但不利因素是囿于环境和撒拉族舞蹈语汇的缺失,唯有突破此窠臼,才能大胆创新,不被模式化程式化束缚。”
《奥土斯山魂》:帽饰凸显历史感
1996年秋,循化举办首届撒拉族艺术节,除了担任艺术节的总策划外,董淑琴还专门为艺术节编创了第一部男子群舞《奥土斯山魂》。
“红山对红山,骆驼吐清泉”,这句民谚,蕴含着撒拉族东迁的悲壮历史以及骆驼泉的美丽传说。董淑琴在采风中听当地老人讲,谚语中的“红山”即循化街子西边的奥土斯山,千年前,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率部行至奥土斯山休息时,白骆驼就在这里走失,才有了结束迁徙定居循化的动人故事。因此,在撒拉族群众心中,这座红土山充满了神奇色彩,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给了董淑琴灵感,《奥土斯山魂》即脱胎于这句民谚。
为凸显历史感,董淑琴对撒拉族舞蹈中男子的帽饰做了改动。“通过与老人们交谈和翻阅伊斯兰典籍,我得知千年前尕勒莽、阿合莽等人东迁时的帽子应该类似于今伊斯兰国家男子头戴的"达斯达尔",于是我将帽饰做了较大改动:将一顶圆形帽子外圈用白布包缠起来,中间交叉处饰以大颗蓝宝石。绛红色坎肩、宽腿古铜色长裤、精致软皮靴,加上这复古的帽饰,使18位男演员看起来如从千年前穿越而来一般,具有王者风范。”
灯光、服装、音乐、舞美,依托“奥土斯山魂”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18名健壮英伟的男演员,展示了刚毅、坚强的民族精神,观众们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们把经久不息的掌声送给了《奥土斯山魂》、送给了董淑琴。因为他们读懂了董淑琴所表达的舞蹈语言以及她想传递的情感—古朴、悠远,悲壮、不屈,以及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