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界素有南“白”(《白毛女》)北“红”(《红色娘子军》)的美誉。从凄惨诡秘的民间传说,到浪漫而极富政治语义的红色经典,《白毛女》屡经修改。每一次改编的背后,都折射出政治文化上饶有意味的时代变迁。
歌剧《白毛女》在中共七大首演
上世纪30年代,河北平山一带山区流传着“白毛仙姑”民间传说。1940年前后,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日报》发表了报告文学《白毛仙姑》。1942年,鲁迅艺术学院毕业生林漫将其写成短篇小说《白毛女人》。
1944年5月,西北战地服务团的邵子南向主持鲁迅艺术学院的周扬提及这个故事。恰巧林漫刚托人把小说《白毛女人》带给周扬看。周扬觉得“可以写个歌剧嘛”。他支持把“白毛女”改编成一部新型歌剧,为中共七大献礼。邵子南写的第一版,喜儿的形象“基本按照旧戏曲大青衣设计”,周扬不太满意。修改过程中,邵子南与创作组发生了激烈争执,最后贺敬之与丁毅承接了任务。1945年1月到4月间,剧本写作和舞台排练同时展开,一边写唱词,一边作曲,一边排练。于是,现在尽人皆知的故事,在这部歌剧里大体定型。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歌剧《白毛女》在期间上演。反响极为热烈:当黄世仁在白虎堂向喜儿施暴时,首长席后面的几个女同志失声痛哭;当幕后唱起“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歌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完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首长破例上台接见演职员,与他们握手表示祝贺。有人还记得,当毛泽东走到扮演黄世仁的陈强面前,大概仍片刻沉浸在剧情之中,竟不肯同他握手直接走向下一位演员。
部队观看,枪子一律要退膛
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轰动了延安,“翻身人看翻身戏”,以其鲜明的政治主题很快成了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新中国成立以前,歌剧《白毛女》共上演过近两百场,观众人数达百万人次。
戏里人物的命运,更延伸到演员的现实生活。演黄世仁的陈强因这个角色而闻名,但演出时他每每被台下观众扔的石子、水果砸伤,最惊险的一次是到冀中河间为部队演出。战士们刚开过忆苦大会就来看戏,演到最后一幕,突然一个新参军的战士“咔嚓”一声把子弹推上了枪膛,瞄准台上的陈强。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枪夺过去,战士仍理直气壮地说:“我要打死他!”自此,各军区首长规定,部队在看《白毛女》演出时,枪里的子弹一律要退膛,检查后才能入场看戏。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20人组成的中国青年文工团,带着6份节目单出访前民主德国、波兰、前苏联等9个国家,歌剧《白毛女》就位列其中。这些精心筛选的文艺作品,一时在外获得赞誉无数,成为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名片。
电影改为“大团圆”结局
歌剧《白毛女》的巨大成功,使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了同名黑白故事片。电影在剧情上作出了不少改动,比如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喜儿恢复了满头黑发,依偎在荷枪实弹的大春身旁,两人凝望着田野里成熟的庄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51年,电影《白毛女》在京、津、沪等25个城市的155家电影院同时公映,首轮上演观众即达600余万人次,创下了当时中外影片卖座率的最高纪录。演员们基本上还是当年“鲁艺”的原班人马,只是饰演喜儿的王昆换成了田华,后者以此片一举成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白毛女》与同名歌剧一样走向世界,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法国媒体曾这样评价这部影片:“《白毛女》是第一部在巴黎公开上映的现代题材中国电影。它让法国观众看到了一部非常伟大的、抒情而美丽的、足可以名列世界十大名片之列的东方作品。”
周恩来看了17遍芭蕾舞剧
最早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的其实是日本人。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清水正夫与松山树子夫妇,看过电影《白毛女》后感慨颇深,1953年底他们从田汉那里得到了歌剧剧本,便着手将其改编。日本版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曲折的爱情故事成为绝对的主题。应周恩来总理之邀,松山芭蕾舞团于1958年到中国访问演出,北京很多人通宵排长队买票,在中日邦交中掀起一股强劲的“芭蕾外交”旋风。
当年的日本版《白毛女》对中国芭蕾舞界的震动很大,他们开始清醒意识到,“中国芭蕾一定要革命,不然就要被工农兵所抛弃”。1964年,另一部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公演,反响极为热烈。这年秋,上海舞蹈学校将《白毛女》排成大型舞剧,他们成立了由校长李慕林、编导胡蓉蓉和作曲家严金萱组成的创作小组。
1965年7月19日,陪同外宾在上海的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长陈毅,观看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周恩来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后,周恩来又先后16次观看过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演出,可见对其的偏爱。他还提出许多自己的意见。当年剧组也作了大胆创新,彻底打破芭蕾舞剧不入“唱”的惯例,在剧中配合穿插了21首歌曲。像“漫天风雪”“太阳出来了”等歌曲,后来都家喻户晓,街巷传唱。喜儿头发由进山后,原来是一下子从黑变为白发,周恩来提出是不是可以学四川变脸艺术,让喜儿由黑发变成灰发,最后变成白发?最后头发变色这段,是由四个女演员来串演的,这一富有戏剧性的设置后来也成为观众屡屡称奇的经典桥段。
(黄薇)来源:《文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