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青衣》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这部由王亚彬创作、表演的舞剧作品不仅深受观众喜爱,也是“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系列演出第七季作品。
舞剧《青衣》剧照 摄影:刘海栋
在中国舞坛上,王亚彬可谓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优秀青年舞蹈家。她不仅身体能力超强,脑力上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亦与人有异。起先,我们有所感慨的是她明明可以在影视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却在获得电影方面的硕士后又回归到她的舞蹈事业中,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吸引媒体和圈内人眼球的举动,这个举动当然证明了她对舞蹈艺术的热爱程度。然而,历经七季“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历练的王亚彬,对于舞蹈艺术的情感已经不能只用“热爱”来评价和涵盖了,我们更可以看到她一路走来的对于舞蹈艺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更能把握到她对艺术的那份真切和那份深度。
王亚彬是“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中结出的一颗硕果。中国古典舞是一个让中国舞人颇感骄傲的体系,它在短短六十年的建设中所获的成就,其训练的结果完全可以与已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芭蕾舞艺术相媲美,它在肢体能力上所达到的训练高度,为世人所折服。通过这个体系训练出来的舞者,身体能力在表现力和可塑性上,都有极好的基础。迄今它也的确哺育出相当大数量的优秀舞者,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坛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王亚彬正是这些舞者中的佼佼者,她在身体能力上的出众和在表现上的成熟,都空前放大了中国古典舞体系在舞者培养上所拥有的有效性和确定性。而更令人欣喜的是,王亚彬并没有满足于做舞蹈编导的一个“工具”,作为一个有想法的舞者,她有着自己的诉求、自己的思考以及更为重要的自己的舞蹈观。而这些,都通过每年一季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走入到人们的关切视野之中,也成为她与其他舞者有所差异的根本体现。
之所以“第七季”不同以往,是因为王亚彬这次捧出的是一部舞剧作品——《青衣》。
舞剧,是中国舞坛上一个十分醒目的现象,而且也是一个做得不错的品种。这个品种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走红于中国舞坛以来,其后每个时间段都有令人瞩目的佳作涌现。舞剧艺术在创作方法上与小型舞蹈作品的编创是有一定区别的,它更考验编创者的综合驾驭能力。环顾中国舞坛,虽然能做舞剧的编导比比皆是,但能真正参透舞剧艺术奥秘、有上好艺术修为的舞剧编导,还是凤毛麟角的。王亚彬能够锁定舞剧的艺术形式来主打自己的“第七季”,这本身就显示出她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高、在艺术的表现力上着眼点越来越深的趋向。
看王亚彬跳舞剧,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了;但看王亚彬创作并主演的舞剧,《青衣》还是第一次。这更加让人对她的新思路和做法产生浓厚兴趣:王亚彬编的舞剧能与她所跳的舞剧一样精彩吗?当饱含着她无限心智的《青衣》落幕时,我释然了,王亚彬通过她的舞剧创作传递给观者以明确的艺术追求和主张。舞剧《青衣》剧照 摄影:张夷
选择毕飞宇的同名小说来改编为舞剧作品,王亚彬并不是第一人。然而由她来创作这样一部舞剧,她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因为中国古典舞出身的她对于戏曲演员的表现肯定具有更为顺畅的表达通道和方式。因此,王亚彬的这部舞剧实践在选材上首先发扬了自己的长处。当然,这一点肯定不会是她选择这个题材的唯一考量,那么这部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及其命运则一定是更让王亚彬难以舍弃的根本理由。这个描写了一位戏曲演员命运变化及其由一系列特定关系和事件引发出的情感,为舞剧提供了很耐人琢磨的戏剧基础,而王亚彬借由这部舞剧而进行的各种艺术阐发,则让观众感受到了她在理解人物及其关系和情感之余而进行的艺术实验。
在艺术上,王亚彬的实验性在这部舞剧中体现得还是相当突出的。首先,她并没有一味地按惯常的舞剧思路作为自己创作的准则,而是根据自己对于舞剧的理解来进行富有极大个人色彩的创作。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传统方式和现代手法的呼应和彼此的勾连。考虑到近年来王亚彬极力走近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做法,这一点似乎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近些年来,王亚彬凭借着“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咀嚼,我们权且可以将其看作是王亚彬在舞蹈观上的渐趋成熟和对于她自身成长条件的挑战。非常明显的现代性追求,无论从她的合作者还是从她呈现出的作品来观察,都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第五季”的《生长》和“第六季”的《梦·三则》,已经让人十分有把握地看清了她的发展思路。
这部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舞剧《青衣》,我们又看到了王亚彬的不断生长。这无论对她而言还是对中国舞蹈事业而言,都不啻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作者:江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本文刊于《光明日报》舞台艺术评论:《青衣》又见王亚彬
更多精彩 推荐阅读舞剧《青铜》海报、定妆照
邹鲁礼乐原创音乐剧《礼门义路》海报、定妆照
舞剧《千年运河》人物定妆照
中国歌剧舞剧院 原创音乐剧《一爱千年》
靳苗苗导演作品丨原创音乐剧《茶道》